据TAS天文网站报道,全球最大的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的研发人员正利用一名有争议的俄罗斯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试图开发出一种能够抵抗地心引力的装置。
波音公司的试验是在该公司设在美国西雅图市的一个高度机密的研究部门进行的。该部门的负责人米尔纳对《简氏防务周刊》表示,至今为止的试验成果显示,波德克莱特诺夫的研究成果是可信的。
波德克莱特诺夫(Y. Podkletnov)博士曾在1992年于芬兰塔姆皮热科技大学(Tampe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进行的一次试验中,成功地遮蔽了地心引力。当时他发现把物体放在一个在强力旋转的超导性瓷盘上会有失重的效果。虽然在此试验中地心引力减少的程度很小,只有大约2%左右,但对于减少飞机起飞时需要的能量却有重大的意义。不过,曾经研究过波德克莱特诺夫试验成果的科学家们则认为,这个实验从根本上就有问题,而且反地心引力是不可能的。
波音公司并非是第一家试验波德克莱特诺夫研究成果的航天机构。在此之前,英国航天系统的军事部门以及NASA也曾做过类似的研究。波音公司的反重力研究专案的名称为GRASP,为“高级空间推进重力研究”的缩写。公司发言人说:“我们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反重力装置测试。这些装置并没有违反物理法则。我们想通过研究创造出一种新的动力来源——可以用来生产不需要燃料的交通工具或宇宙飞船。”
[刘晓荻文]
心脏动脉内的隐匿危险
柔软且致命的“脆弱栓塞”正在改变医生诊断心脏病的方法。
人们通常在医院会遇见这种情况——一位40~50岁体格健壮的男士前往医院作例行体检并拿到健康的检验结果离开医院。然而过不多久却传来他死于心脏病的噩耗。为何他的检验报告没有显现不祥征兆呢?心脏病专家现在越来越自信已经发现答案。逐渐增多的证据表明,并非所有在冠状动脉中发现的脂肪沉积都同样易于诱发心脏病,往往最微小最不易检测到的血栓才最具危险性——由于它们会突然引起最不令人愉快的后果,同时发展到阻塞血管的血栓形成。
今年3月出席亚特兰大市召开的美国心脏协会会议的医生展示的资料表明,多达80%的心脏病都是由这种所谓脆弱血栓造成的,而那些立刻发作致人死亡的恶性心脏病却并不多见。
为了更全面地认识这些致命血栓的沉积以及它们如何正在改变诱发心脏病的传统观念,心脏医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对心脏病发作诱因进行了研讨:波土顿布莱厄姆妇科医院心脏医学主任彼得 · 利比博士说:“过去我们只研究血流通道,现在关注动脉壁本身状况才显得重要。”明显的心脏病症状是大块血栓沉积到血管边缘无疑是极其危险的。
从事心脏病学研究的医生确认有两种主要类型血栓:硬栓塞和软栓塞。软栓塞最容易在没有前兆情况下造成血管破裂并危及生命。然而造成软栓塞无疑是它并不突出血管内壁,医生往往很难察觉到。
有些医生正在采用超声波探针进行测试,将探针穿透动脉力图确定这种柔软脆弱栓塞位置。另一些医生则通过观察磁共振成像以及其他专用扫描技术来发现这种脆弱血栓。
同时研究人员正在通力合作探索促使脆弱血栓更趋稳定的方法。一种颇具潜力的可行方法是:使用日趋流行降低胆固醇类药物斯特停(statins),这类药物似乎具有将软血栓从动脉任何地方的脂类沉积中铲除作用,促使它没有可能迫使血管破裂。当然若要心脏保持正常运作,你必需戒烟,合理饮食而且确保血压得到控制。
[易家康译自Time,2002年4月15日]
胎儿脑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氏病
研究人员宣称,尽管广泛报道存在各种副作用,但是采用胎儿脑细胞移植来治疗帕金森氏疾病的初次临床试验所取得的积极效果,让人们看到了长远的前景。
科罗拉多大学的弗里德将胎儿大脑中产生多巴宁的细胞前体移植到20位患有严重帕金森氏疾病的患者大脑中。另外20位患者接受没有细胞移植的“假冒手术”。移植物存活了下来并且产生了多巴宁,而缺乏多巴宁则导致了帕金森氏疾病。这一结果首次以一项受控的研究证实了这种移植的原理。不过据报道,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有限且致使5名患者诱发严重的副作用。
帕金森氏疾病以身体震颤到完全僵直等运动机能失常为特征。用药物L-DOPA可以治疗上述症状,它可在大脑中转变为多巴宁。但是经长期药物治疗后大多数患者开始出现无法预测的反应。一些人变得对药物过于敏感,会经受无法控制的四肢运动或运动障碍之苦。
移植胎儿细胞的目的就是要用天然材料——人的细胞来提升多巴宁的水平。目前美国2个研究小组已经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资助来实施受控临床测试用以验证这种技术的可行性:弗里德研究小组今年率先进行首次测试。
在弗里德的测试中,有5名患者接受治疗一年多后先后发生严重的运动障碍,由此导致新闻报道称测试已经完全失败。但瑞典隆德大学神经学家奧利 · 林德沃尔对传媒的解释提出质疑,他指出:“弗里德的研究意义重大,因为它首次显示了一种特定的嫁接诱导反应。”弗里德认为,运动障碍可能是多巴宁过量产生所致,而林德沃尔却声称绝无过量产生多巴宁证据,所以造成运动障碍的机理目前不清楚。
这一领域的研究人员-致认为,将来任何帕金森氏疾病的细胞疗法都应该采用培育的细胞系以便提供更优良的移植材料来源。研究人员还在尝试用基因工程来培育细胞系,若移植后诱发严重副作用,它们会自行毁灭。
[易家康译自Nature,2001年3月22日]
跟踪彗星探“初日”之秘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于今年7月3日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了一颗跟踪彗星的人造卫星——康图尔(Contour),其飞行任务是在距离彗核100公里以内运行,旨在对这迄今冰封着的太阳系存样进行探测,借以了解地球形成之初的秘密。
8月16日康图尔卫星分别将运行至于2003年相会的恩里克彗星和2006年相会的舒瓦斯曼-瓦奇曼3(SW3)彗星的遭遇点。美国约翰 · 霍普金斯大学物理实验室的玛丽 · 邱说,康图尔卫星的飞行任务主要将巡视不同系列的彗星:一颗像恩里克那样的成长了的彗星,一颗较年轻的像SW3那样的彗星,以至甚或太阳系中从未见过的新彗星。
康图尔卫星装备着一种由特殊金属片构成的防辐射的屏蔽裝置,能够在靠近彗星时免遭其独特的彗尾的尘埃和冰块等的粒子轰击。
在太阳系中,彗星是十分普通的天体,一共可达为数百万兆(108)之多,但是大部分都在最大行星冥王星运行轨道之外,也是科学家观察所及的范围之外。可是科学家对此仍饶有兴趣,因为他们相信每颗彗星都有它冰封的彗核,封冻着46亿年前正当地球形成之时的许多极端重要的信息——从恐龙灭绝到地球上生命起......等问题,都涉及了彗星。
美国康奈尔大学康图尔卫星的主要研究者之一约瑟夫 · 维弗卡说:彗星是太阳系最小的天体,却是太阳系里最大的谜。我们相信,在太阳系里彗核是最原始的材料,这类材料在行星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说实在的,对于彗星我们怀有比实际更多的想法。
SW3对科学家来说,一直是一颗兴趣不大的彗星,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叶,当SW3破裂成了三个部分之后,科学家对此才寄予了厚望,想找到它的彗核的最大部分,并期待着让它在康图尔的仪器前展露它的“庐山真面目”。
[刘元希译自Souh China Morning Post,2002年7月5日]
太阳可能是个大铁球?
许多年来,科学家认为太阳是一个由氢组成的巨大物体。但是,密苏里罗拉大学的核化学教授奥利弗 · 曼纽尔(Olivre Manuel)在提交给美国天文学会的一份论文中说,太阳的主要成份是铁,而不是氢。
曼纽尔称,氢——所有元素中最轻的一种在向太阳表面移动的过程中,聚变生成了太阳的一些热量。但是,太阳的大部分热量来自一颗爆炸的超新星——超新星在太阳富含铁的内部持续产生能量。
“我们认为,整个太阳系来自一颗恒星,而太阳是在一颗塌陷的超新星的内核上形成的。太阳系的内行星基本上是由这颗恒星内部产生的物质形成的,而外行星是由这颗恒星的外层物质组成的。”曼纽尔提出的太阳系是由超新星聚变产生的理论与天体物理学家普遍接受的理论——太阳与周围的行星是45亿年前在一个由星际尘埃组成的相对模糊的云团中形成的相悖。为改变人们对太阳系起源这个问题的思考方式,曼纽尔的工作重心是研究铁和大质量元素氙。
曼纽尔认为,大约在50亿年前,一颗超新星在我们所处的银河系位置摇摆不定,随之产生了目前太阳系存在的所有天体。他说:“对陨星的分析表明,所有原始氦气都伴有”奇怪的氙气。”而这些氦气和奇怪的氙气都来自生成太阳系的超新星的外层,科学家曾在木星上发现过氦气和氙气。
[曹淑芬译自美国《科学日报》2002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