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建华和顾柏炜分别是2000年和2003年上海科技启明星计划的人选者,由于他们同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征得同意后,我于日前在分别对他们作了采访后,尝试以一篇文章分别叙述的方式作报道,这也是今日启明星专栏创办以来的第一次。
童建华和顾柏炜目前分别领导着一个课题组,在上海血液学研究所这样的课题组有近10个。童建华课题组的方向偏重于白血病分化诱导,这也是血液所最基本的研究方向之一。顾柏炜本人的专业方向是血液分子生物学,他的课题组这几年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与白血病相关基因的克隆,二是融合基因及相关白血病基因的功能研究。
有点巧合的是,童建华和顾柏炜都是在上海出生、长大的。童建华是1984年从上海向明中学考入复旦大学遗传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后于1988年分配到_上海二医大检验系生化教研室任教,90年初童建华调到组建不久的血液学研究所。说起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必须要提到与它的组建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几个人:王振义、陈竺和陈赛娟,他们是师生二代人,如今都已是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他们为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的组建、发展和使中国血液学研究走向世界做出过历史性的贡献。2001年6月27日,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陈竺回顾其成长经历,说过一番发自肺腑的话:
“多少年来,人类对于白血病束手无策,直到20世纪40年代化疗的出现。但是化疗的负面效应显而易见,因为化疗将人体细胞不分莨莠地“集体枪毙”。自70年代末国际上提出诱导分化治疗白血病的理论后,我的研究生导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王振义教授,作为这一具有前瞻性思路的积极探索者,就在设想找出一种会分辨“敌我”的药物,在不伤害“‘无辜”的前提下对癌细胞进行“改造”,使之变成正常细胞。我和我的夫人陈赛娟博士都是王振义教授的学生,在组织的关怀、支持下,在王教授的带领下,把主攻目标瞄准白血病。当时大家殚精竭虑、苦苦探索的突破口就是要尽快找到那个会分辨“敌我”的药物。我们觉得,这项研究绝不仅仅是我们个人的事情,更是关系到人类利益和祖国荣誉的事情。
在我的成长道路上,党和国家为我提供了许多次常人难以得到的机会。1983至1984年间,我在王振义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了3篇有关血友病的论文,这些论文都发表在英文版的《中华医学》杂志上,我因而在1984年被接纳为国际血友病联盟会员,成为该联盟中第一个中国人。1984年,学校有个出国机会,组织、领导和王教授都极力推荐我。于是,我在同辈人中幸运地得到这个机会,来到法国巴黎圣 · 路易医院血液中心实验室任外籍住院医师,一年后攻读博士研究生,主修分子生物学。
在学校党组织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1986年1月,我的夫人陈赛娟来到法国我所在的研究机构,攻读细胞遗传学博士学位。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度过了许多个不眠之夜,经受了许多次失败的考验,终于有了收获。我们一起合作发表了6篇论文,在白血病分子学研究领域取得了被法国同行称誉的“突破性成果”。
王振义教授采用全反式维甲酸药物,率先在急性白血病的一种类型一一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治疗上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功。这个消息传来,我们激动不已,从此,我认定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高度进一步阐明导师的临床效果。王教授非常赞同我的想法:临床药物的成功,只是成功的一半,科学需要机理的证明,而这正是向癌症发起的最高层次的挑战。我们决定尽快回国。
1989年7月,我们回到了上海,回到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归来创业的那段岁月是十分艰苦的。一开始做实验,由于没有相关设备,我们只得到外边的实验室去“借做”;没有交通工具,我就骑着自行车四处奔波。校党委得知我们的困难后非常重视,要求行政部门尽最大努力,从物力、财力上给予最大支持。医院在房源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专门腾出两间房子给我们做实验室,并特批给实验室一台价格不菲的低温冰箱;人员,要谁给谁,全力支持。在各级党组织的热情关怀下,市科委、市教委等方面的科研经费源源而来。从此,我们的科研工作步入了迅速发展的快车道。仅用两年时间,结合王振义教授的临床研究,我们的实验室就发表了白血病诱导分化机理一系列国际一流的科研论文,同时,实现了我国生物医学领域中人类疾病新基因克隆“零”的突破,使我国在这一领域内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话题再回到童建华。童是90年初成为血液学研究所一员的,这使她有幸得以见证血液学所创业早期的一些发展,而童本人的成长也得益于血液学所这一环境。正是在那个时段,童建华能直接与王振义、陈竺、陈赛娟等一起工作,得到他们非常具体的指导、帮助,这种“待遇”是如今年轻的博士生们想都不敢想的。
顾柏炜尽管进所晚了几年,但他也算是幸运的。顾的经历说起来有点特别。94年当时正在二医大医学检验系念大学五年级的他因学校安排实习,很偶然地到了血液学研究所。顾柏炜对我回忆说:当时血液学研究所的条件远没有现在这么好,但陈竺和陈赛娟在第一线带着大家干,他们的敬业精神深深影响了我。陈竺和陈赛娟当时已是名人,他们勇攀Betway必威在线登录 高峰的事迹影响了一代人,顾柏炜接触到的是实实在,在的领着大家一起干活的陈竺夫妇,这种环境对一个刚涉足科研工作的年轻人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就这样,顾柏炜本科一毕业就直奔血液学所而去,从1995年正式进入研究所的一个实习员到如今已成为一位能带领一个研究组的科研骨干,成为已在《欧洲血液学杂志》、《白血病》、《美国科学院院报》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过文章的作者,并于去年人选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如今,他正在攻读陈赛娟导师指导下的博士学位。回顾这些经历,顾柏炜深感他的成长和发展得益于,上海二医大、瑞金医院,特别是血液学研究所这样一种难得的科研环境。
童建华本人的成长似乎更能印证顾柏炜的上述看法。93年,经王振义、陈竺推荐,童建华赴法国巴黎圣 · 路易医院血液中心实验室,94年起正式攻读博士学位,98年学成归国。这条路线可说是当年陈竺、陈赛娟走过路的翻版,可见当年导师们对童的器重。童建华也确实不负导师们的厚爱,这些年来共发表了50多篇论文,其中她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论文就有近10篇,这些文章都发表在国际知名的学术刊物上。最近,童建华和她的同事还将有一篇讨论环腺苷酸在白血病分化诱导中的作用的论文将发表在《白血病》杂志上。
迄今,童建华已申请并获得了二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了一项国家973项目,获得了包括上海科技启明星计划和市教委的曙光计划的支持。谈到自己课题组的研究方向时,童建华说,维甲酸、氧化砷是已在临床上对某些白血病用了有效后才去做机制研究的,如今他们希望做的是能够反过来,即先从体外去设计一些实验,证明其有效后再回到临床上去。
访问中,童建华和顾柏炜都很感念血液学所的环境,使得他们能更快地成长发展,顾柏炜至今难忘他的第一篇论文的产出情况。那还是他在念硕士时撰写的论文,当时准备投到《血液学》杂志。文章写好后按惯例交给陈竺老师审稿。陈竺对文中列到的每一个引物基因的序列都一一作了核查,结果发现了一些重要的错误。为纠正这些错误,顾柏炜又重新做了半年时间的实验。而在此期间,国际上某个课题组有一篇类似的文章已经发表。由于滞后了半年,顾柏炜的这篇论文再投给《血液学》显得欠缺独创性,只得改投另一本国际杂志。尽管文章有新意,但时间上毕竟晚了半年。不大发火的陈竺为此还真的发了火。顾柏炜说这件事对他的触动极大,他从中领悟到了科学的严谨性,来不得半点疏忽。也正是这时,他才更深地体会到了陈竺老师平时一直强调的科学研究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始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句话的涵义。从此以后,顾柏炜每设计一个实验,每写一篇论文都会事先尽可能地考虑周到,想想自己可能会犯什么错误,对每一条数据都要反复核查。也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2002、2003年,顾柏炜和他的同事连续有论文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
采访结束,我特意找到了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现任执行所长陈赛娟院士,请她谈谈对自己这两位弟子的看法。陈赛娟这样评述说:童建华在自己的课题中蛮有成绩,每年都有文章在国际专业杂志上发表,现在自己带研究生,她带教很认真。最近与美国癌症基金会的一项国际合作中,她也是重要成员。
谈起顾柏炜,陈赛娟说顾是这里培养的一位土博士,他掌握的分子生物学知识、技术比较全面。他的特点是能从一些不显眼的差别中找到问题,最近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的文章就是这样形成的。另外,顾柏炜肯帮助人,动手能力强,帮我带教了不少研究生。陈赛娟说她感到很庆幸的是,血液学研究所有像童建华、顾柏炜这样一批优秀的年轻人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是研究所未来发展壮大的最有力保证。
[江世亮采写自2004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