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叶文虎教授谈_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创新_叶文虎_万劲波%0d%0d%0d%0d%0d%0d%0d%0d%0a_陈鹏.pdf - Adobe Acrobat Pro DC

叶文虎,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从1990年至今,一直从事理论环境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与研究。

正确理解可持续发展

一种发展行为的不可持续性并不是指行为本身不能持续,而是由我们的价值观来判断这种行为不能继续采取。我们要警惕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标签,作为一种流行色。可持续发展决不等同于某个部门、某个行业或者某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它是一种整体的和系统的发展观。

记者:自从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以来,“可持续发 展一词几乎以最高的频率被世界上最广泛的人群使用。请问可持续发展”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叶文虎:人类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人类为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的历史。通俗地讲,发展就是人类为了生存得更好所进行的努力或努力的结果。从远古时代的采集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近代工业文明,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发展着。这说明人类始终对现有的生存状态:不太满意,因而去寻求更好的生存条件。

然而20世纪60年代,当全球范围内暴露出自然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时,人们开始意识到人类的发展行为对自身生存环境造成了损害,并开始怀疑原有的发展模式会威胁到子孙后代的生存,人们感觉到作为一个物种在地球上生存受到了威胁。出于对人类自身生存需要的考虑,人们开始寻求一条不同于以往发展方式的道路。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向联合国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人类未来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方面取得了政治上的共识。从此,“可持续发展” 一词几乎被应用在各个领域和各类人群之间。可以说,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是出于人类对自身前途命运的关注。

记者:可持续发展”的潜台词似乎就意味着以前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怎样评判一种发展是可持续的或者不可持续的呢?

叶文虎:可持续发展本来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一点没错。但要注意的是“发展是硬道理”并不意味着怎样发展都对,如果是不可持续的发展就没道理。一种发展行为的不可持续性并不是指行为本身不能持续,而是由我们的价值观来判断这种行为不能继续采取。比如我们以前围湖造田、毁林开荒。尽管围湖毁林作为一种行为是可以持续的,但我们后来意识到这种行为导致的危害是巨大的,不能继续采取,这是一种判断。为什么不能再采取呢?因为围湖造田虽然种了不少粮食,使经济产量增加了,但是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的结果使整个河床垫高了,这些湖泊的吞吐能力、调节功能下降了,所以才会出现1998年的中水量、高水位、大灾害的洪水。这次灾害造成的损失高达几万亿,几十万军队上大堤,影响上百万人的生活。因此,凡是这类会导致环境、自然界发生变化反过来威胁人类生存的发展行为都是不可持续的发展行为。

记者:既然发展不能仅考虑经济增长,那么一些人就怀疑,可持续发展是否就必须以牺牲经济利益为代价呢?对于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叶文虎:这属于认识论问题。搞可持续发展会不会使经济总量和竞争力有所下降?我认为只要正确地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而不是把它泛化,也不是狭隘化,那么这两者是一致的。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可持续发展,仅仅只挂张招牌说自己在搞可持续发展,但实际上不是,结果导致经济总量和经济实力下降,然后又归罪于可持续发展,这就很可怕了。这是对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不正确认识导致的后果。国家这些年很重视可持续发展,这个词汇已经变成一个流行词了,甚至夸张地说是家喻户晓。但我们要警惕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标签,作为一种流行色。

记者:你刚才讲到有些人把可持续发展泛化和狭隘化,能不能再具体解释一下什么才是正确的可持续发展。

叶文虎:第一:可持续发展不是简单地重视环境;而是要改变我们的生存方式。改变了发展行为就是改变了生存方式。第二:可持续发展决不等同于某个部门、某个行业或者某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它是一种整体的和系统的发展观。我们不能围绕某种具体的技术、产品或某个小单位来谈可持续发展。因为随着时代的变革,技术、产品上的更新换代和企业之间的优胜劣汰都是发展中的客观规律,不能人为地改变。第三:可持续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但我们也必须重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和各国的国家利益的矛盾怎么解决?人类社会要与自然和谐,这两者从长远看是一致的,但在现实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如果只谈人类社会而不谈国家利益,那么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看法是不会被国家领导层和人民群众所接受。此外,可持续发展要求提高行为主体的反思能力,使人们自觉地从行为的后果中去反思行为,从而反思指导行为的理论、方法和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人们不断地进行反思、不断地改变自身的行为、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论、方法和观念的过程。

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创新

● 新文明时代衡量科技创新的标准是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标准,就是“三生共赢”,即生产增长、生活提高、生态改善。

● 围绕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制度结合起来的软科学是管理科学的重要方面。

● 政府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的管理和指导,不能放任自流。

记者:科技创新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有没有对科技创新提出新的要求呢?

叶文虎:可持续发展提出以后,标志着新文明时代开始了,我称其为环境文明时代。一般衡量传统科技创新的标准为:能够更快地索取自然资源和将其加工成数量更多、功能更完备的产品。而新文明时代衡量科技创新的标准就是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做到“三生共赢”,即生产增长、生活提高、生态改善。

“三生共赢”的要害在于“共"字,即时间上要“共”,空间上也要“共”。如果不强调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共”,人们就会将其错误地理解为可以先发展经济后改善环境,“共赢” 到最后体现出来。“三生共赢”既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又是判断行为选择正误的准则。它作为新文明时代科技创新评判的标准,与传统科技创新的评判标准有着本质的区别,也是新文明时代科技创新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

记者:您能具体谈一下新文明时代科技创新存在哪些挑战吗?

叶文虎:新文明时代的科技创新,即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科技创新,同时包括转化自然资源的劳动和转化废弃物的劳动,这两种劳动都存在着技术上的难题。传统的转化自然资源的劳动积累了几千年的劳动经验,科技创新基本上是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改进。而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科技创新不能仅仅考虑自然资源的转化,很重要的还要考虑产品的分解。如果某项科技成果生产的产品在自然环境中降解能力很差,就不能称其为科技创新,只能将其淘汰。简单地说,转化自然资源的科技创新的技术难度在于环境友好产品的开发技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需要反复尝试。此外,转化废弃物的劳动刚刚起步,同样没有积累的经验,科技创新基本上是开创型的,因而难度也很大。

比如废弃物的再资源化。首先,废弃物不会自动集中到某几个点,它是经流通环节被消费者消费后随机地散布到面上的。这种情况下,谁来完成废弃物的收集呢?即使是集中到点的废弃物,由于不同的废弃物杂乱地堆积在一起,也同样涉及到分类的问题。这个工作又由谁来完成呢?可以想象,除了政府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提供财力支持这一行动外,企业和公众几乎不会有行动。其次,即使废弃物经分类后被政府收集到若干个点,而企业会不会愿意投入生产呢?由于废弃物的转化获得的基本是低廉的原材料或将其无害化后返还给环境。一般来讲,废弃物再资源化是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的,而理性的企业投入生产的动力恰恰在于利润。

记者:通过您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新文明时代的科技创新存在许多困难。您认为解决这些困难最需要做什么?

叶文虎:新能源的开发和环境友好材料的开发应该在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格局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其次利用科技创新把现在的废弃物(如废旧电池、轮胎等)和即将出现的废弃物转化为可以再加工的资源也非常重要。此外,软科学和软技术的作用也必须重视。比如,商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过程是点到点的过程,成品从商场卖到广大消费者手里是点到面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消费者承担的,不记入成本。但要把废弃物收集起来,经处理再重新作为资源,首先有一个从面到点的废弃物的汇聚过程,这个成本谁来负责?怎么把它消化掉?如果软科学不回答这个问题,那么即使是废弃物再资源化在技术上解决了,它在社会生活中还是不能解决。因为它改变了别人的利益格局。那么政府应该如何进行调整才能使得各方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呢?这仅靠强制性的政策是不行的。因此,围绕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制度结合起来的软科学是管理科学的重要方面。总之,我们应该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设计科技发展的方向。

记者:谈到管理科学,政府在科技创新中应该起怎样的作用?

叶文虎:政府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的管理和指导,不能放任自流。如果不建立起一套激励并监督管理科技创新的体制,那么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都是空话。如何把社会行为组织好,以推动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动,这是政府需要进行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