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所接触到的材料,近十多年来国内大学中以物理学为专业的青年学子呈逐渐下降之势(国际上也基本是这种状况),即使主修物理学专业的大学生也大多在毕业后或读研究生阶段转向别的专业,所以当了解到本期启明星的采访对象王斌是从大学本科一直读到硕士、博士,都是以物理为业,并最终成为理论物理研究这一象牙塔里的一员,专业从事宇宙学和黑洞物理学(教学)研究时,我在高兴之余不免有些期待,希望能从他那里听到一些关于他是如何登上象牙塔的故事。然而,王斌的回答却令我有些“失望”:我当初是懵懵懂懂选了物理学专业,大学毕业后当了二年中学老师,以后为了跳出中学,考了研究生,从硕士读到博士,自己的感觉是路越走越窄,乃至读到博士时,发觉自己已经别无选择,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这位调侃只能一条道走到黑的年青人,还是颇有追求的。他曾就读于上海的一所市重点中学,后考入上海师范大学物理系。当年上师大物理系的整体水平在上海的大学大致处于中等偏上,有重视基础教学的传统,教学力量相当坚实,在一批热爱本专业的老师引导下,王斌在此阶段逐步培养了对物理学的兴趣。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自己的母校延安中学当教师。为了谋求更大发展,两年后他考进了上师大攻读硕士学位。从研究生阶段起,他对黑洞物理学、宇宙学的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

王斌学习的专业是引力论和宇宙论,这一相对偏窄的学科研究方向加上对数学的要求较高,因此令许多人望而生畏。王斌能沉浸其中,刻苦钻研。这期间,他已开始参与课题,发表论文。1995年获得硕士学位后,他被上师大聘为教师。此后三年他边教书边在复旦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苏汝铿教授。据王斌介绍,这一阶段是他在学术上成长最快的时期,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眼界开阔了,接触的东西更丰富更具有挑战性,发表文章的层次也开始提高了。苏汝铿教授规定,他带教的学生在3年攻博期间必须要在李政道先生指定的15种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5篇以上的文章,才能授予博士学位。王斌超额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于1998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他仍回上师大工作。同年他应邀到位于意大利的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作半年的访问研究。紧接着,他赴巴西圣保罗大学做了两年的博士后研究。在此期间,他于2000年以讲师身份被上海市教委破格评聘为正教授(时年33岁)。2001年他从圣保罗大学返回,不久就调到复旦大学物理系任教授。从博士研究生阶段以来,王斌已发表论文52篇,其中SCI论文48篇,发表在IF(影响因子)大于3的杂志上的论文25篇。他的31篇论文被国际同行引用260余次,单篇被引用最高次数达48次。

王斌在他的研究过程中能不囿于权威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譬如霍金曾指出极端黑洞的熵是零,这一结论与超弦理论和Bekenstein的结果相矛盾,也与非极端黑洞可通过相变变成极端黑洞的理论相悖。王斌等人发现这个矛盾是由两个数学极限的先后次序不同所造成的,他们提出了自然界中存在两类拓扑性质不同的极端黑洞,它们的热力学性质包括熵的数值不同。这一结论解决了霍金学派和弦理论家的矛盾,以及霍金学派的观点与黑洞相变理论的矛盾。除此之外,王斌主要的学术成绩还有两个方面:一是首次在各向异性的宇宙模型中建立全息原理,发现用全息原理可以挑选合理的宇宙模型;其二是证明小AdS黑洞似正规振荡频率不随温度变化,澄清了文献中的争论。王斌在1998年即获上海科技启明星计划资助,其启明星研究课题是:“极端黑洞的熵,原初黑洞对宇宙早期CP破坏的影响”,去年他再度获得启明星跟踪计划的支持。

2001年,王斌获得中国高能物理学会“晨光杯青年论文比赛”一等奖。2003年作为第二完成人,他和苏汝铿教授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处于事业上升期的的王斌其实也有着自己的苦恼,有时中学或大学的同学聚会,与不少已在金融等领域就业的同学相比,他会有一种失落感,有时不免感到自己追求的学术上的东西是比较空虚的,现实生活中当时年近三十的他曾为分到一间住房而多方奔走。但多年的物理学专业训练,特别是对自己研究领域的喜欢使他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王斌对自己目前的研究状态比较满意,他戏称自己是个科研个体户,自己可以支配时间,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我和王斌是在不久前才通电话见面认识,那次是为了搞一次纪念爱因斯坦诞辰125周年的学者座谈,那天王斌不但来了,而且作了很好的发言,从他所从事的宇宙学最新研究工作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原理的科学价值作了颇有见地的介绍。此次为了做启明星访问,我又与他通了几次电话,电话中,王斌告诉我,相对于其他学科,中国的理论物理的研究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是最短的,有些方面甚至是处于领先地位的。作为一名从事理论物理研究的科学工作者,他最大的心愿是国家能对基础研究给予更大的投入和支持,吸引更多的热爱科学的青年们投身这一充满无限魅力的领域。

[江世亮采写自2004年5月1日]

吴希罕,1968年12月出生,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研究员。199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99~2000年为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化学系博士后,2001年任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中心癌症研究中心研究员,2002年3月回国工作。主要从事抗骨质疏松药物、抗肿瘤药物、抗感染药物的设计与合成以及天然产物的不对称合成工作,研究成果部分已发表在J. Am. Chem. Soc. 、J. Med. Chem. 、Org. Lett. 、Bioorg. & Med. Chem. Lett. 等国际一流刊物上,已申请多项美国、中国专利。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技启明星项目各1项,负责国家973计划项目子课题、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中科院重大项目子课题等多项。2003年获上海市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提名奖,作为上海市科技系统的唯一代表出席共青团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史耀舟,1975年6月出生,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1993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1997年直升该校生命科学学院攻读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1998年参与中科院人类基因组中心实验室建设,主要研究方向为疾病基因的定位克隆,较早在国内建立了大规模利用微卫星进行基因定位克隆的技术平台,参与了多项人类疾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2002年进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研究中心工作,研究方向为遗传性汗管角化症的定位克隆,同时参与家蚕基因组研究协作小组。2002年12月,进入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从事芯片相关功能基因组研究,承担十五“863”生物芯片重大专项子课题肝癌的基因表达谱研究,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钩端螺旋体基因表达谱及其与宿主作用关系研究”,合作承担“幽门螺杆菌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相互关系研究”课题。在Nature Genetics、中华医学杂志、Cell Research、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等杂志发表相关论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