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爱因斯坦今天还活着,他会作何感想……

就像那些不爱出风头的人一样,如果爱因斯坦还活着的话,可能会对作为国际物理学年的一部分——以表彰他在1905年作出杰出贡献100周年——的纪念活动感到局促不安。

作为一个对实验感兴趣的理论物理学家,至少在他的科学生涯初期如此,如果他知道在21世纪有部分物理学家还在试图挑剔狭义相对论的毛病,而另一些科学家则正在忙于验证广义相对论作出的预言的话,他一定会为此而感到欣慰。爱因斯坦将他生命的晚年用于试图将广义相对论同电磁学统一起来,但未获成功。

爱因斯坦曾经认为,在那些年代里对他的相对论来说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这一点提出批评是有点不公正的,而这种看法是可以得到谅解的。在他失败之处,没有任何其他人获得成功。

对爱因斯坦在1905年取得的无与伦比的成就,怎么高的评价都不会过分。为证明原子是真实的试验,他对布朗运动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现在很难令人置信,在那个时候大多数物理学家都不相信有原子存在。狭义相对论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观念,而质能相当公式E=mc2导致了这样一个惊人的结论:质量和能量原来是一个同样的东西。他对光电效应的研究,是与迄今还强烈地吸引着物理学家注意力的量子力学之间的一种“好恶”交加的关系的开端。

而1905年才仅仅是事情的开始。10年后,爱因斯坦又发表了成就他的光辉业绩的广义相对论,而他作出的关于光被物质弯曲的预言,几年后在1919年的日蚀期间得到了证实。即便如此,爱因斯坦也没有放弃他对原子、光子和量子力学的兴趣。

用于自发的和受激发射的爱因斯坦A系数和B系数,在1916年初次出现,如果没有这些系数,我们就不会有今天的激光。接着,爱因斯坦又在1920年代作出了关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condensation)的预言,这种现象是在此之前的10年中物理学上最热门的课题之一。

在《物理世界》2005年1月号的专刊上,包括了以上所有这些以及更多的内容。马克 · 霍(Mark Haw)把爱氏的布朗运动理论描写成一场比他关于相对论或量子力学研究“缓慢,更深奥莫测”的“革命”。克利福德 · M · 威尔Cifford · M · Will)提供了关于引力试验的物理学信息,报道了广义相对论如何通过了迄今为·止的所有各种检验的情况,尽管这种理论尚未经受强场极限的考验。

然而,最令人兴奋不已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力求将引力与自然界的其他三种基本力统一起来的理论,预言了与很快就会进入试验所及范围的广义相对论的背离。

当然,尚未得到证实的广义相对论的著名预言,——引力波的存在。吉姆 · 霍夫(Jim Hough)和希拉 · 罗恩(Sheila Rowan)叙述了为弄清楚在这方面爱因斯坦是否正确而正在进行的超人般的努力。哈拉 · 尔德 · 温福尔特(Hamld Weinfurter)在关于量子纠缠(quantum entanglement)——爱氏曾一度将其作为“鬼恒式超距作用”而不予考虑的现象——的报告中,似乎是在表明像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物理学家也可能犯错误。专刊还刊登了包括其他一些内容:《爱氏对音乐的喜爱到他的形象受到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和一个好莱坞代理人的保护方式》等。

这些文章显然是在宣传观点发生了改变的物理学。然而国际物理学年,也称作世界物理学年和爱因斯坦年的组织者们还有更崇高得多的雄心壮志,他们想通过一项全世界范围的盛事,展示物理学在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争取公众对物理学的理解与支持,坚定公众对物理学的信念,使物理学在21世纪得到全新发展。我想,爱因斯坦是会同意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