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采访启明星计划的入选者时有一个越来越明显的感觉,我的采访对象越来越年轻了。以我最近两次访问的启明星——复旦大学的薛向阳教授和此次采访的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瞿荣辉研究员为例,他俩如今都还只是33~35岁年龄段的人,但都已是2005年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跟踪计划的入选者。这意味着他们是在28岁多一点的时候就已得到了启明星计划的支持,而如今薛向阳和瞿荣辉都已挑起了所在单位系和实验室学术管理负责人的担子。我觉得这种现象决不是上海独有的,也不是个别现象,而将是一种群体性、程序化的现象。出现这种趋势的背景是我们的国家在人才培养、遴选的机制方面正越来越正常化,越来越与国际发展同步。

瞿荣辉是在这种良好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中一个具有指标性意义的个体。从他读小学起,文革的影响就逐渐式微了。在一个较好的家庭环境影响下,瞿荣辉从小就以读书为乐,在任中学教师的叔叔的具体带教下,他进步很快,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中考时就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别山区走了出来,考入了湖北全省最有名的黄冈中学,跨过了人生中的第一道坎。

瞿荣辉说,在黄冈三年最大的感受是受到了非常扎实、系统的基础训练,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外界前些年一直有人在探究所谓的“黄冈秘诀”,而瞿荣辉说实际上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什么特点,那就是这所学校对学习要求非常严,一步一步从基础开始按程序来,如每周都有考试,但考的内容就是本周学过的知识。这种日积月累、实实在在的学习方法使得该校不少学生在全国或省级的学科竞赛中有好的表现,瞿荣辉也先后拿到过全国物理竞赛二等奖以及力学、数学等方面的奖牌。凭着这些成绩,他被免试升入武汉大学物理系。

武大物理试验班的四年专业学习,瞿荣辉说学得很辛苦,由于一开始是按照本硕连读来设计课程和时间的,所以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师资配备上都作了强化,如到第二个学期,每周课时增到42节,晚上也经常上课。重压之下,瞿荣辉觉得收获很大。在学业上不断进取的同时,瞿荣辉个性中喜欢参与公共事务,参与集体事务管理的性格和特长也逐渐得以显示和发挥,他多年来一直是班长,系学生会的骨干,热心集体工作。

1995年,瞿荣辉又因为学业优良被学校直接推荐免试进入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读研。屈指算来,95年到2005年10年间,瞿荣辉从一名刚入研究所的硕士研究生到如今光机所所长助理、信息光学实验室主任、所科研管理处处长,进步之快令人刮目。

通过与瞿荣辉的交谈,我得以了解到这一进步背后的一些因素。首先是瞿荣辉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和在所工作期间有出色的表现,在光机所这样一个注重基础、注重人才的环境,瞿荣辉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具体而论,也与具体引荐的伯乐有关,这位伯乐就是瞿荣辉在访问中多次提起的自己的导师、信息光学实验室原主任方祖捷教授。作为瞿荣辉硕士和博士期间的导师,方老师在发现瞿荣辉的潜质后就有意加大对其的培养力度。还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方老师就尽可能多地让他参与研究室的各项课题的研究和组织管理工作,经常带着他参与所外和院外的一些学术活动和社会活动,还被派往日本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到了博士生阶段,方老师就帮助他联络法国的合作教授,申请并获得了法国政府奖学金,作为中法联合培养的博士生,他有一半时间在法国Jean-Monnet大学学习和工作。这些宝贵的经历使他得到了更加全面的锻炼和发展。

2001年,瞿荣辉博士毕业后,方老师找他谈希望他留所工作。以后为了留住人才,方老师又专门给所里打报告,举荐自己这位学生担任实验室主任一职,而当时方老师尚未到退居二线的年龄。2003年,瞿荣辉正式担任信息光学实验室主任,时年仅30岁。就在那一年,光机所主办国际光电子与光通信会议,这是一次有300多名外宾的大型国际会议,又是方老师向所里推荐由瞿荣辉负责会议的组织工作。最终会议的组织工作得到各方的满意评价。2004年10月,瞿荣辉被上海光机所破格聘任为研究员,2005年6月,瞿荣辉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瞿荣辉的成长固然离不开光机所的环境,离不开方祖捷老师慧眼举荐,但这一切的基础也在于他自己有较好的基础和潜质。作为技术骨干,他先后参与了多项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863、中科院和上海市科委重要课题的研发工作,为这些课题的圆满完成发挥了重要作用。2001年他荣获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的资助,由于课题完成出色,于2005年再次获得启明星跟踪计划的资助。瞿荣辉迄今已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和宣读论文50多篇,申请或获得专利授权10余项;他曾在1998年获得过中科院刘永龄奖金和中科院院长奖,2003年获得光机所优秀人才奖。目前,由瞿荣辉全面负责的光纤光栅及其相关器件的成果转化工作,被认为是光机所最具竞争力的科技转化项目之一(有关该领域的综述请参见本期瞿荣辉的专稿)。

人们有理由期待,薛向阳、瞿荣辉等一代人会把传到他们手里的这一棒接好,传好,有了这样一代科技领军者,再加上相关条件的配合,上海乃至整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一定会有实质性的提升。

[江世亮采写自2006年1月2日]

传感器的应用很广泛,图为安装在车胎内的压力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