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军医大学教授)

25年前,我和王敖全、戴秀玉在中科院微生物所工作时的论文,在国际生命科学界的顶尖杂志《细胞》上发表,文章的内容是对一种新的细菌可移动遗传因子运动规律的探索,这在当时属分子遗传学最前沿的工作。回顾当时工作的过程,或许对思考当前的创新工作有所参考。

1978年我在瑞士日内瓦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进修,当时的研究方向是细菌病毒的基因表达,这类课题当时非常热门,每年的论文数以千计。我想,如果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做下去很难有所作为。所以考虑利用那里的有利条件,寻找该领域新的生长点。日内瓦大学是瑞士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每周都有世界各地来的学者作学术报告。我在这段时间里了解到不少最新信息,也交了很多朋友。当时我最感兴趣的是,在细菌中发现了一种颇为奇特的遗传因子,它们可在不同遗传物质之间转移,这与40年前美国女科学家麦克琳托克在玉米中发现的转座子十分相似。这一现象在细菌中的再次发现,说明遗传因子的移动性是一种普遍的遗传现象。另一方面,由于细菌容易操作,有利于深入研究其规律。所以从那时起我开始收集有关菌种,捕捉该研究的切入点,以便回国后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1979年初冬,我从瑞士回到北京。当时国内的实验设备很差,要实现我在瑞士时的想法十分困难。但是微生物所有个好传统,那就是善于土法上马,在培养皿里出成果。在所领导的支持下,组建了由我负责的3人小组,平均年龄36岁。凭借良好的细菌遗传学训练和对新事物不断探索的劲头,我们利用自制的恒温振荡器、温箱等一些简单仪器和上千套培养皿,用瑞士带回来的菌株构建了一系列菌种,并利用这些菌种进行了大量的转座试验,发现了一些前人没有报道过的现象。

恰巧在那时,国际著名分子遗传学家、日内瓦大学米勒教授来我们所讲课,我们向他介绍了最近的工作和发现,他听了十分惊喜地说,想不到你们在这样的条件下做出了这么好的工作!文章可以投给《细胞》杂志发表,并表示回国后立即将文章推荐给该杂志主编。不久,我们就收到了主编的来信,信中说,您们的文章将在8月号发表,并且可免收发表费。他还说,据他所知,这是第一篇中国科学家的研究论文在他们杂志上发表。就这样,我们的论文发表在1980年8月号的《细胞》杂志上。

回顾以上过程,我深深体会到,在我国科研工作上要有所创新,其亘本之一是选题得当,也就是说要选择当时学科最前沿的,还没有探索过的领域的课题;而要取得成果的关键是要和本国的科研情况相结合,结合好了就会有创新,就会产生国际上没有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