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种稀有的巴塔哥尼亚栉鼠(南美产啮齿动物,在地下掘洞栖息)吸引了科学家的注意力,因为该物种似乎具有挑战恶劣环境的特殊能力。但科学家研究后发现,这种濒危物种几乎没有遗传多样性。因此,从理论上而言,它们应该在很久以前就因气候变化或疾病等原因而从地球上消失。然而,它们不仅在严寒的气候中成功存活了数千年,并且已经形成了复杂的群居生活。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家通过对这种群居性栉鼠的DNA进行研究揭开了它们得以存活的秘密,并查明了它们几乎不具备遗传多样性的原因。

首先,采取群居的生活方式可能是它们存活下来的关键原因。与其他50多种主要采取独居生活方式的栉鼠不同,这种栉鼠过着群居生活,除了觅食需要外,它们几乎从不离开洞穴。几个雌性栉鼠经常共用一个洞穴并互相照看幼鼠。当栉鼠离开洞穴时,它们通常会成为猫头鹰的美餐。研究人员根据猫头鹰的食品遗弃物,如动物的皮毛、骨头和牙齿等可以确定大约3英里半径范围内的栉鼠种类。

其次,“人口锐减”和社会行为的退化是导致其不具备遗传多样性的原因。一方面,研究人员发现历史上的火山爆发、环境改变和物种竞争曾导致这种栉鼠“人口锐减”到不足300只。此时它们这个物种群体的遗传差异现象就会渐渐消失,称之为“遗传瓶颈”。另一方面,栉鼠的迁徙成本很高:如果它们离开洞穴就几乎逃脱不了被捕食的厄运。于是经过长时间的经验教训,它们最终会选择留下来,并会与它们的姐妹栉鼠进行繁殖,其结果就是后代的基因与它们几乎一致。于是,最后存活下来的栉鼠之间的亲缘关系是非常近的。

根据这项研究的成果,我们能够推测其他同样存在“遗传瓶颈”的物种的进化状况。反之,消除“遗传瓶颈”和促进迁徙可能会促进社会行为的快速发展。这个道理同样可被用于解释人类的进化。把古代DNA和现代DNA的研究与人口模型相结合,将会帮助遗传学家理解人口迁徙和人口结构对维护基因多样性的重要作用。

另外,研究人员也关注通过古老基因来检测物种对气候变化的反应,希望能够了解目前全球变暖趋势将会如何影响稀有和濒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