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癌症带来的痛苦和死亡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已列入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的优先目标。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消除癌症,而且要做到在预防、监测和控制方面都有实质性的进步,使人类在与癌症的斗争中首次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眼下正是与癌症斗争的关键时刻。自从1971年尼克松总统宣布发起攻克癌症的计划以来,美国已把攻克癌症作为国家最优先考虑的目标之一。30多年来在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使得我们对癌症这个一度被认为神秘而不可战胜的病魔有了更多地了解:癌症是一种其机理能被阐明和可控的疾病过程。
基于这样一种进展和可能性,我给全美国的癌症研究人员提出了一项挑战性任务:到2015年,在美国消除因癌症造成的痛苦和死亡。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消除癌症,而且要做到在预防、监测和控制癌症方面都有实质性进步,使人类在与癌症的斗争中首次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本文作者Andrew C.von Eschenbach
随着我们在遗传、分子和细胞水平上对癌症形成、发展机理了解的不断深入,一些具有特异性、综合性的靶向药物正在开发出来。最近的成功例子是采用靶向激酶抑制剂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胃肠基质肿瘤(GIST),这方面的进展仅仅是一系列即将快速到来的进步序曲。
人们已经看到近来有一批抗肿瘤药已经美国食品与药品署(FDA)的批准,其中包括angiogenesis抑制剂Avastin、蛋白体抑制剂Velcade和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Erbitux。一旦了解癌症转移的机理和明了癌细胞与其小环境宿主的相互作用就能拯救数百万人的生命。
对癌症起源真相的揭示使我们认识到癌症的发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随着我们对癌症认识的扩展和综合,我们现在正处于对癌症突破的前夜。我们必须小心地在科学和临床上加以把握。我们的战略是基于对癌症机理的发现,去开发抑制癌症的药物和将相关研发成果转移(Discovery,Development and Delivery),去更多地拥有、集成和扩散这些研究成果。发现的速度越快,在遗传、细胞、个体和群体水平上形成的有关癌症的新信息也就越多。这方面的知识将催生靶向性、特异性和个体性的新疗法。另外,我们还将结合不同类型肿瘤在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方面的不同特性,开发出更多更具针对性的癌症检测和预报方法。癌症诊断仪将不仅是对身体的检测,而是对疾病从分子生物学层面作“可视化”检测。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我们必须引入一些新的介入干涉法,传导不再仅是应用介入干涉法,而且是能实时监测和调整介入的生物学效果。患者治疗后的3个月在胸腔X片上监测肿瘤的收缩对用正电子辐射断层扫描(PET)和半衰期短的同位素扫描的(肿瘤)可视化提供了便利。这将能从基因表达、信号通道等方面探测到细微变化,有助于形成更精确、针对性更强的治疗方案。大规模研究团队和各个分散的研究组专家的工作相融合,正在发展出更好的创新治疗策略。先进的生物信息学平台,如癌症生物医学信息网格(caBIG)正在成为生物医学研究团队有力的技术支撑。
诸如纳米技术这样的新技术一旦补充到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研究中,将加速提升我们预防、检测和治疗癌症的能力。目前早至解剖学意义上的肿瘤出现前,已能在分子水平上检测到癌变前的初始变化和恶性变化的征兆,这就大大减少了采用如手术、化疗等强力手段灭杀肿瘤的副作用。在临床中获取的不断增多的癌症生物学知识,激发了新的实验室研究,并由此推动了新的发现。未来的人们将知道自己是否对癌症易感,何种生活方式将使人远离癌症。人们还可以和自己的保健医生一起,制定出个性化的能成功预防癌症的生活方案。
纳米技术有助于提高我们预防、检测、治疗癌症的能力
为了达到我们所确定的到2015年消除因癌症引起的痛苦和死亡的目标,我们必须现在就积极行动,实施相应的战略。侧重分子流行病学和基因-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将有助于确定高危人群。强调综合性的癌症生物学将使我们能从系统方法角度来认识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协同的临床试验系统和公共生物信息学网格的结合,使得快速检测和早期发现、预防癌症成为可能。
简言之,科学发现的新研究范例,快速的研发和有效干涉介入法能否引入到所有这些人群并予以实施,这取决于多学科的、集成的、多侧面的策略和迅速应用新技术、信息分享以及健康传输系统的有效运转。
这里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应用和开发新的创新技术。基因组、蛋白质组、分子成像技术、生物信息学、纳米技术及其他先进技术工具的开发是关键所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将继续我们的发现、开发和转移战略,创建国立癌症高级生物医学技术中心。这些将与癌症研究的科研、医疗中心和技术开发中心结合起来,以发展出各种基本的足以完成任务的工具。
如果说,1971年美国的国家癌症行动计划向全世界做出了力争取胜的承诺的话,那么如今正面临着这样一个机遇来实现我们的承诺。癌症并不是某个国家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难题。我们将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力争使癌症成为一种我们人类可与之共存,而非置人于死地的普通疾病。为此,我们必须不断的努力。另外不能忘记的是,人类在与癌症斗争中已取得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那些在其有生之年被诊断出癌症的人们。
[本文作者Andrew C. von Eschenbach为美国癌症研究所所长。原文Living with cancer发表于美国癌症研究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