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表达对参与性媒体的怀疑时,他们常常会想起布莱恩 · 蔡斯(Brian Chase)这样的人。38岁的蔡斯是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一家快递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蔡斯在2005年5月决定开一个玩笑。他后来这样告诉当地的《田纳西人报》:这个玩笑最后变成了一个非常非常可怕的错误”。
他在维基百科上做了一个骗人的条目,维基百科是一个免费的在线百科全书,只要点击“编辑”这个按钮,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它的编辑。于是,蔡斯就很容易地在维基百科上发布了这样一篇关于约翰的传记文章。约翰是一个非常卓越的新闻记者(曾是《田纳西人报》的编辑),他在1961年是当时美国首席检察官罗伯特 · 肯尼迪(Robert Kennedy)的助理。然而蔡斯捏造了约翰的整个生平,说他曾经居住在苏联,创办了一个公共关系的公司,而且最恶毒的是,说他与暗杀约翰 · 肯尼迪和罗伯特 · 肯尼迪有关。
正常情况下,这个天大的谎言几分钟内就会在维基百科上被删除,因为别的人看到了这个错误信息后,会删除这个条目并且用他们真实的看法更新它。简而言之,这就是维基的理念以及集体智慧的力量。然而,似乎这个严重损害名誉的谎言没有被人注意到,并且驻留在网站上达132天。最终,一些志愿的“侦探”追踪到了谎言制造者蔡斯,他在2005年12月向大家坦白并且向无比高尚的约翰道歉。在媒体的历史上,这个插曲成了一个学术性的注脚。
然而这确实是个生动的例子。《今日美国》在反思这个事件时认为,约翰事件集中展现了最近的媒体革命的前景和危险:“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新媒体的世界中,它为世界性的通讯和研究带来了无比的机会,但是也充斥着恶毒中伤的破坏分子”。
不过我们还是应该去关注新媒体带来的机会而不是那些恶意的内容。维基百科通过集体参与的过程来整合所有内容,并且在网络上让所有人都免费地共享这些内容,这将带来人类知识的解放。这是一个相当受欢迎的想法。2005年英文版维基百科的内容增长了一倍,现在已经拥有了多达100万篇的文章。这几乎比印刷版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要大上12倍。再加上约200种其他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它总共拥有超过300万篇的文章。
全世界有超过10万人通过总共大约400万次的编辑,帮助建立起了维基百科。维基百科的访问量已经超过了在线纽约时报、CNN等主流网站,已经成为很多研究员的重要工具。要知道它是5年前才刚刚被建立起来。
维基百科的成功是众多维基现象中最著名的一个例子。“维基”允许登陆的用户去修改它们的网页。而对于维基百科来说,则任何人都可以参与修改。“维基”这个词在夏威夷语中代表“迅速”的意思,同时它还有“我知道. . . ”的意思。“维基”因此成为了参与性的创造力以及智慧共享的最纯粹的形式,大卫 · 温伯格(David Weinberger)正在撰写一本关于集体智慧的书,他认为这是一种“专门知识的社会化”。
在新媒体中,“维基”和博客形成了最完美的互补。博客记录了未经修饰的完全个人的意见,而“维基”则直接和明确地让一群人形成了统一的观点。“维基”的长处在于总结争论,但它不适合偏激的意见。
在“维基”中,维基百科的规模让它变得与众不同。乔 · 卡洛斯(Joe Kraus)是著名的JotSpot公司(维基的软件供应商)的创始人之一,也是这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他认为,在上百万个“维基”中,大多数是为小规模的定义明确的群体设计的。举例来说,一个公司中的团队成员可以通过维基来合作完成项目的进度表。维基是一个群体,并且是一个“需要相互信任的群体”,卡洛斯先生说道。当人们相互认识,并且知道各自的贡献的时候,信任最容易形成。据称,人类最优的小组规模应小于150人,所以大多数“维基”的规模都应当很小。
但维基百科相当大,乍一看似乎很难让参与者相互信任。那它是怎么工作的呢?罗伯特曾是《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主编,他很锐利的表达了一个广泛的观点,维基的参与者信任这个“不明确的半达尔文”过程,条目经过越来越多的“眼球”的检查,它的正确性就得以“进化”。“有人会真的相信吗?”罗伯特先生说。他显然是不相信的。对他来说,维基百科是一个“基于信任的百科全书”,基于“时髦的社区观念以及一些模糊的信息解放的观念”。
“事实上,半达尔文主义的逻辑和我们自身所在的群落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吉米 · 威尔士(Jimmy Wales)这样说道。他创建了维基基金、维基百科以及一些名气相对小一点的站点(如维基字典、维基新闻、维基书)都是靠这个基金运作的。不到1%的用户参与了维基百科50%的编辑量。他们组成了几百人规模的忠实的志愿者,这是一个真正的人们相互认识并且很在乎各自名誉的社区。网站上除了“民主”之外,在类似约翰传记事件出现的时候,“贵族”(有更高声誉的编辑者)甚至“君主”(类似威尔士这样的人物)会迅速进行干预。
为了检验这个过程,《自然》杂志最近进行了一项调查,以检验维基百科和《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正确性。《自然》的专家们在维基百科中发现了162处错误,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发现了123处错误。大不列颠百科的总裁马上宣布了胜利,因为维基百科比他们多近三分之一的错误。
谁也不能避免犯错
然而大不列颠百科的编辑们在私下里对这个结果很震惊,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成果中还是存在着错误。毕竟绝对的正确性是老媒体的主要卖点。因此大不列颠百科的现任主编对《自然》的调查进行了分析,并且发现《自然》把“可能做错的地方全都弄错了”。不久后《自然》进行了反击。但是如果《自然》搞错了,为什么他们在大不列颠百科上找到的错误比维基百科要少呢?为此,这位主编信誓旦旦地说,“我们的模式虽然不一定完美,但一定是最好的。”
对很多新媒体观察家来说,这段插曲的最有趣的地方却并不在于此:作为老媒体的代表,大不列颠百科本能的将维基百科视为一种威胁,而反过来维基对大不列颠百科毫无敌意。威尔士说,“我是大不列颠百科的忠实读者”,他创立维基百科的动机并不是为了打压旧模式的百科全书,而且他很欣喜地看到在德国(维基百科在那里相当受欢迎)最大的百科全书表现得无与伦比的优秀。但是为什么不试一试免费的百科全书呢?为什么不试试看社会协作能达到什么极限呢?威尔士是最早承认维基有它固有的一些限制的人,但他们同时也在努力发现这些限制到底是什么。
维基的诽谤者们对布莱恩 · 蔡斯的事件非常高兴,尽管这篇文章只占维基百科的百万分之一。而曾担任大不列颠百科的一位编辑曾经这样说道:“人们读维基百科就像是走进一间公共厕所一样”。“它可能看起来很脏,因此人们变得格外的小心。如果看起来相当干净的话,人们会产生错误的安全感。而他肯定不知道在他之前有谁用过这个设施。”大概类似这位编辑先生的人会更喜欢根本就没有什么公共厕所之类的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