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颖(上图)是今年入选启明星(跟踪)计划的一位从事环境污染物治理的化学博士,现为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环境学院教授。2003年,30岁不到的她在学校通过打擂台的方式(即不占系里的晋升职称名额)破格申请到了副教授。一年前,她再度以这种方式申请到了教授职称。这位15年前还在老家山西阳泉(中国著名的无烟煤生产基地)读高中的女孩,有何能耐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里达到这样的学术地位?几天前,在满是桂花飘香的时节,我有幸在上海师范大学化学楼与这位优秀的“启明星”交流,从而大致了解她的经历和故事。将她的成长故事转述给更多的人,或许会对一些读者有所启示。

从事事争第一到不苛求自己

万颖是山西阳泉人,尽管在她眼里,家乡盛产的无烟煤非常好看,是一种透亮的“晶体”,但是“由于是产煤的地方,不可避免的整个地区的环境是比较糟糕的,眼睛望出去都是灰蒙蒙的。”万颖是那种普通家庭里出来的普通女孩,唯一的资本就是读书好。她又是属于那种特别争强好胜的性格,高中以前在班里一直是排名第一。到了高中(阳泉一中,省重点),因为有个男孩比她更强,她只能屈居第二,为此她心里难受了好一阵。在考取上海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后,尽管她依然是好胜的性格,但知道大学里的强者更多,要事事争第一更不可能,为此她采取了现实的态度:不苛求自己一定要比别人好,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加上大学的活动多,人的兴奋点和兴趣被引向多方面。兴趣宽了,她就更感到分数不是唯一的,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心态的及时调整对一个成长中的年轻人,尤其是在成长的转折期(如高中升入大学)非常重要。万颖说她读大学时很多人自感压力太大,或者有强烈的失落感,一旦得不到及时的排遣和心理疏导,就有可能走上极端。

大学三年级时,万颖进入实验室。此时,她遇到了一个好老师。“带我的老师柯于勇是一个年轻教师,他对我的影响很大,因为我读大一、大二时的学习方法还和高中时一样,只知道做题目。是柯老师让我觉得我比较适合做实验。”柯老师的鼓励让万颖对实验产生了兴趣,尤其是当她在实验室做表征实验,看到一些结果,特别是当发现了一些新现象时觉得挺有意思的。大三不久,就面临是继续读书(读研)还是直接工作的选择(当时化学专业毕业的学生选择到大公司去工作的不少)。是柯老师的鼓励和在实验室工作的实际感受,使她选择了继续在自己的母校华东理工大学读研。就此,万颖选择了以科研教育为业的道路。至今,回忆起当年的选择,万颖仍然对柯老师心存感激:“他一直鼓励我读研,他对我说做人不要浮躁,太急躁也许目前是好的,但长远来讲不好,学术研究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由于种种原因,柯老师后来去加拿大发展,现在加拿大一所大学教书。万颖说她至今还与他保持联系。

“贵人相助”与自身努力

除了心态的及时调整,万颖日后之所以能一步步走得很稳,与一批“贵人”的相助是分不开的。这些“贵人”除了上面提到的柯老师外,还有万颖读硕士时的导师王幸宜教授,读博士时的导师马建新教授和做博士后研究时的导师赵东元教授以及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环境学院的李和兴教授。

这些老师对万颖的帮助且听万颖一一道来。“我是王幸宜老师的第一个研究生,她动手能力极强,帮我搭建实验装置,叫我怎样检测”。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对一个学生是一种大步跨越,能否顺利完成这种跨越,老师的作用其实真是很重要。所幸的是万颖遇上了埋头做事的王老师,使得她有了一个很好的实验基础,并提前半年完成了硕士学业。

谈到博士导师马建新时,万颖首先谈了自己对博士导师角色的理解:博士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是两方面,一是给学生定一个方向,学生要提出解决方案,老师再帮他分析讨论,可行的话才让学生做。发现了结果和现象,与老师讨论,提炼出科学思想;二是写作,写作要突出重点,老师要帮学生分析重点、逻辑性,写作的过程其实是对课题理解深化的过程,不去写永远发现不了存在的问题。万颖觉得,马老师在这两个方面都是无可挑剔的,尤其在科学写作方面,万颖说自己的底子就是在读博士阶段时打下的。此外,马老师还在万颖博士毕业选择去哪个学校时给过她非常重要的建议。回忆起这些往事,万颖依旧觉得温馨。

和万颖交谈,我留下的一个很深的印象是,她对科学(论文)写作的重视和见解。在万颖看来,写论文对科技工作者特别重要,实验室工作只是完成了前面一半,论文的写作是后一半,是一种理论上的提升,是一种再创作,其重要性绝不低于实验工作本身,甚至要比实验还来得重要。好的科学论文要引人入胜、逻辑性强,丝丝入扣。和许多理科生一样,万颖一开始时也写得不顺,抓不住要点,这样的论文让老师改得很多。所幸的是,万颖没有放弃,而是慢慢体会科学写作的窍门,并坚持多动笔,多练习。从硕士论文起她就开始自己独立写。由于一直坚持,加上博士阶段马老师的点拨,万颖在科学写作方面已经走在了许多同时代人的前面。现在写出一篇顺畅达意且有一定文采的英文论文对万颖来说已是很正常的事情。正是这一优势,使得万颖有了一些新的机会。

在国内最好的研究机构得到锻炼

这一新的机会来自于万颖2005年到复旦大学化学系赵东元教授门下做为期两年的博士后研究期间。复旦化学系赵东元课题组是国际上纳米介孔合成做得最好的单位之一。赵东元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2003年因为在合成纳米介孔材料方面的出色工作,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尊敬。他们的工作当时在国际最好的刊物上发表,其后他们一直有新的结果发布,这也是国际前沿科学领域由中国科学家引领得不多的几个领域之一。

“赵老师那里每个星期有组会,每次四人,其中2人报告工作,2人报告阅读文献的体会。平均每人每个学期可轮到4次左右的报告机会。报告都是用英文作,所交流的文献也都是英文文献”。“赵老师更多的是指导你如何确立方向,这个方向不是短期、而是长期发展的方向,你能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看相关领域的发展。眼界打开了,自己感觉又跨了一大步,对科学方向的把握,对什么是前沿的研究,什么是值得做的工作等的理解大大加深了。”

万颖在赵老师那里主要是学习怎样合成一些功能化的介孔碳材料。接下来她与赵老师商量如何将这种材料用做水体的污染治理,因为含氯的有机污染物已是公认的致癌、致畸变的元凶。由于多孔碳材料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吸附性能,万颖想把这种材料用到催化剂上。由于这种材料非常新,加之介孔碳材料用于水体加氢脱氯国际上也少见报道,所以应该是一个新颖的课题。赵老师很赞同万颖的想法,并给予她尽可能多的帮助。

博士后期间,万颖感觉收获最大的还是在科学写作上。“过去发表文章,老师要改得很多,自己感觉也很吃力,还是没有掌握写作的窍门。和赵老师在一起,他不是帮你改某一两句话,而是教你一种方法:一篇文章首先要讲什么,其次要讲什么,以致怎么一层一层地写。”

对万颖来说,此生难忘的一次和赵老师的合作是在2006年。当时赵东元教授应Chemical Review杂志编辑部之约,写一篇对于介孔材料最新进展的综述。Chemical Review是一份在化学领域国际顶尖的杂志,其发表的文章影响因子高达26左右。受邀请为该杂志撰写综述的都是相关领域全球知名、且在该领域有突出表现的学者。

万颖说她很幸运,能应赵老师之请,协助他写这篇文章。当时适值暑假,万颖在和赵老师多次讨论后,用了整整两个多月时间,看了300多篇论文,并写出数万字的英文初稿。文章经赵老师和她数次商讨,最后由赵老师定稿。“这篇文章发表在2007年上半年的Chemical Review上,文章有40页之多。我是第一作者,赵老师是通讯作者,文章还上了该期杂志的封面。文章发表后我也陆续收到不少人的来信对我们很肯定,我很开心。”

赵东元教授对弟子的评价

由于和赵东元教授也相熟,我在采访万颖后与赵教授通了电话,请他谈谈对自己这位弟子的看法。赵教授说,万颖确实多方面能力非常强,尤其写作非常成熟,包括论文的科学思想的把握和构思,是很有潜力的一位年轻人。

赵教授认为,要写出一篇好的科学论文,不仅在于作者的文字表达能力,更需要作者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写得清楚,并且能达到一定的高度。有人认为这种写作的重要性不亚于实验室的创造,是一种再创造。赵老师告诉我,国际上的惯例是,即使这个实验不是你做的,但你写了你就是文章的第一作者。回到他们那篇Chemical Review的综述文章,赵教授说,这篇综述的构思是我的,但很多细节,包括写作,万颖起了相当的作用。

目前主攻方向是环境催化

我和万颖博士的交谈回到她此次入选的启明星跟踪项目“:有序介孔碳的合成及用于含氯有机污染物治理”上,万颖说她主要是从催化剂的角度切入含氯有机污染物治理。万颖告诉我,现在对于催化主要是三大方向,能源催化、环境催化和生物催化。现在提的最多的是能源催化(如石油裂解),这也是传统的催化;生物催化与生命体有关;环境催化是指环境友好过程利用的催化作用,最常见的例子是汽车尾气中的催化转化,就是催化在其中起的作用。

万颖说她现在做的研究主要涉及水体中含氯有机化合物(如六六六杀虫剂就含有氯)的催化消除,这种含氯有机化合物,会致癌、致畸变,且很难被生物降解。现在工业上、民用的清洗剂(用于干洗衣物)四氯乙烯也是含氯有机化合物,工业上用量很大,大部分行业都在用,主要进入水体、土壤,这种含氯有机物不能焚烧,一烧就变成二噁英,即使很少的氯也是很大的污染物,工业上通常用催化加氢脱氯的方法来应对污染,所以核心问题是催化剂。

万颖介绍说,过去用的催化剂面临几大问题,一是效率不高,二是通常用于高温高压条件下,三是催化剂的制备稳定性不够。人们希望获得容易得到且稳定性高的催化剂。她们的工作发现,多孔性材料用作催化剂效果好,因为表面积大、孔隙率大,催化反应的活性高。在多孔性材料中,她们选择了尺寸介于2~50纳米的介孔碳,因为在常温常压下碳是最稳定的。谈起这方面的工作,万博士几次提到上师大生环学院李和兴教授的名字。万颖告诉我,李教授从事多年的工业催化研究,无论在她刚到学院,还是开始做题目,都得到了李教授的大力帮助。

难忘“启明星”计划的培养

万颖对启明星计划的支持一直抱有感恩之情。采访开始和临近结束,万颖都多次讲到启明星计划是她赖以成长的“第一桶金”。“我2003年开始申请启明星计划,申报项目是“纳米结构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含水溶剂有机反应中的应用”,当时我还只是一名讲师,没想到居然成功了!我对启明星计划的培养非常感激,这是我工作后第一个申请到并得到资助的项目,心里非常高兴!这对我的鼓励太大了。同年9月,学校鼓励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打擂台去申请副教授、教授,我因为刚拿了启明星项目,有勇气去打擂台,结果破格申请到了副教授。2004年在启明星项目基础上,我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果也拿到了。2006年我发表的文章也陆续多了,启明星项目也完成了,3年中共发表文章10多篇。5月申请教授,9月再次去打擂台,结果很顺利又破格晋升为教授。2006年启明星结题,我请了赵老师等来给我下一步提出一些方向。结题时他们建议我再进一步申请启明星跟踪计划。所以第二年我马上申请了跟踪计划,与此同时我还申请了教育部的跨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我很荣幸又都评上了“。

以上就是万颖——一位走在路上可能毫不起眼,但她正在做的事情有可能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环境有关的女学者的故事。希望上述她对人生、对社会、对科学写作等的理解能给读到这篇文章的人带来思考。

[江世亮采写自2007.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