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满头白发,但仍笔耕不辍

尽管满头白发,但仍笔耕不辍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老龄科学家发表的论文比他们的年轻同事们多。据加拿大蒙特利尔魁北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调查,他们在查阅了近1.4万名教授的论文发表记录后发现,这些人在五、六十岁时发表的论文数量几乎相当于他们三十来岁时每年发表论文数的两倍,而且被引用的频率也更高。
  该研究小组认为,这项研究无可辩驳地证实,即便老龄科学家写不出太多的论文,但他们能夠拿出的论文数量至少不比年轻科学家少。研究小组负责人、科学史学家伊夫斯·金格拉斯(Yves Gingras)说:“我们不应该低估老龄科研人员的能力。”
  金格拉斯对这一课题的兴趣是在得知一条信息后产生的。这条信息说,首次获得位于马里兰州贝塞斯达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资助者的平均年龄已从1970年的34岁提高为2004年的42岁。于是,他组织了一个小组查阅了魁北克的13680名科学家和学者在2000年至2007年间的出版物资料,记录下每位研究人员的年龄、各人所发表的论文数量以及根据汤姆森路透社发布的论文引用索引公布的论文引用资料。
  该研究小组所纪录的这些内容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个领域。他们发现,在上世纪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初期论文数量虽然急剧增加,相对年轻人而言,尽管四、五十岁年龄段上的科研人员所发表的论文数量的增长率显得较为缓慢,但有些年逾六旬却仍较活跃的教授平均每年发表的论文达3篇之多。在论文数量剧增的年代里,每篇论文的平均影响力虽然有所下降,然而由老龄科学家发表的论文影响力却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被引用的老龄科学家的论文不但数量多而且频率高,远甚于年青一代科学家。
  比利时荷兰语天主教大学负责研发项目的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沃尔夫冈·格兰泽(Wolfgang Gl?覿nzel)认为,魁北克大学从事的这项研究也是他们所关注一个项目;而他想了解的是,在老龄科学家发表的论文中有多少是属于评论性的文章,以及其中有多少是与老龄科学家共同撰写论文的年轻人,包括对后者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两个因素对于老龄科学家的论文多产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荷兰莱顿大学从事科技政策研究的安东尼·范拉恩(Anthony van Raan)说:“论文所产生的影响力与论文的创意并不是一码事”。不过他认为,这项研究为调整欧洲普遍存在的刚性退休制度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案例。他说:“留住高龄科研人员并让他们继续工作是一个上策,因为他们还相当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