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凌晨,耶鲁大学斯特林化学实验室,年仅22岁的本科生米歇尔·达福尔特被发现时已经死亡,她的头发卷入车床中,显然她死于窒息。事件发生之后,有关实验室安全的话题再度为科学共同体内外关注。本刊选载的以下一组文章显示,即使在美国这样一些实验室研究高度发达、相关规程相对完备的国家仍有不少安全隐患,而包括中国在内的迅速成长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实验室安全问题可能会更令人担忧。随着全球范围内,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体量越来越大、从业人员越来越多的行业,实验室安全问题,特别是实验室安全文化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自然》杂志在刊出相关报道的同时,还配发了以“隐形杀手”为题的社论,足见他们对此的关注度。――编者
美国康乃狄克州,纽黑文市,耶鲁大学物理与天文专业本科生米歇尔·达福尔特(Michele Dufault)丧命机械车间的消息,令全美及更多地区高校的研究人员和安全机构官员们感到震惊。事件最直接的焦点在于,大学是否应该采取更严谨的预防措施来避免发生实验事故。但无论该事件的性质如何裁定,米歇尔死于深夜,也许当时她正独自一人工作,这些都将提醒每一位研究人员反思自己对安全的态度,是不是早已把“安全”两字置诸脑后。
大多数科学家对自己实验室里的安全极不到位的状况了如指掌,比如很多人独自工作,学生们使用实验设备前未经严格培训,普遍不愿意配戴护目镜,不穿实验工作服。正如一瓶瓶没有标签的溶剂被存在通风橱最里面一样,安全问题往往被人们束之高阁,只有等到出了事故才不得不面对。
最让人担心的是,研究人员似乎只是在受到事故的直接影响后(比如事故发生在自己的实验室里)才改变他们对安全的态度。其他地方发生的悲剧根本无法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例如,2008年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化学系的研究助理谢里·尚志(Sheharbano Sangii)在实验引发的火灾中丧生。之后,该校的相关安全规定被重新审查并得到进一步加强,如严格执行实验室安全检查以确保实验人员身穿保护服。但是,在加州大学之外,该事件的影响力无法得知,我们也没有看到其他化学实验室作出反应,改变他们以往并不规范的操作。而这种现状很快就会得到改变,谢里和米歇尔的死将促使美国化学品安全及灾害调查局以及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加强各联邦机构对实验室安全的监管。
防患于未然
的确,研究人员目前在实验室的工作环境比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安全得多。但条件的改善一定不能滋生大家高枕无忧的心态。多年来,负责环境安全和健康的官员们一直抱怨缺乏实验室事故的统一数据,而对这些数据的研究有助于确定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同样,没有统一的数据,我们也无法确定哪些实验室安全操作执行得好,哪些执行得不好。更没有人将学术界的事故发生率与工业部门的事故发生率进行严格比对。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业已成立了一个实验室安全问题的研究中心,将开始集中精力收集相关信息。这是个良好的开端,研究需要的大量资料和数据已经具备。学术界和产业界内部的研究部门所记录的统计资料比联邦政府的要求更加详尽:不仅包括重大事故,还记录小事故以及侥幸避免的未遂事故。美国化学会的健康与安全部门已经开始尝试开展学术界与工业部门的事故死亡统计,看是否能找到有效的统计方法。去年,化学会调研了化学实验室的安全建设,今年他们计划继续进行该项调研。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成立的研究中心收集并发布相关的信息,活动的开展不只局限在负责健康与安全的官员,还包括其他地方的官员及其各方就安全问题展开合作的范例。比如在麻省理工学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同行评审过程中,每个机构都要审计对方的健康与安全项目。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都公开了他们详尽的安全计划,并允许其他国家的研究人员申请获得相关信息。
另一方面,认为安全预防措施会拖延研究进程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结果会适得其反,但这种态度很难转变。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相当多的研究人员把新上任的安全官员看作是“警察”而不是可以合作的专家,对他们避而远之。
研究项目的负责人必须对项目中科学家的安全承担责任,必须学会与安全官员携手合作而不是以忍耐的态度面对他们。其次,高校的主要负责人必须意识到安全操作和安全自身的重要性已经不同于他们那个年代,他们必须先完善可能存在危险的实验操作,再开始进行实验。
米歇尔所在的实验室环境可能不具有代表性,甚至是罕见的。但那些没有从类似事故中吸取教训的大学及研究人员,才是对己对人最大的危险。
资料来源Nature
责任编辑 彦 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