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http://photocdn.sohu.com/20111208/Img328337587.jpg

  计算技术的发展是难以预测的,其出人意料之处不仅在于它本身的日新月异,也在于为其他学科带来的革命性变化,而且,计算技术作为桥梁和纽带,还支撑和造就了众多的交叉学科。从本期杂志刊载的《纽约时报》关于计算技术未来发展走向的开放式预测中,更可以看出,计算技术已经渗透到诸如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军事以及多种全球性问题的方方面面,深入且广阔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未来。
  关于对未来的预见,一直都存在着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的论战,计算技术的未来也不能例外。有“技术以千倍的速度发展”,就有“暂时停下技术进展的脚步”;有“iMe,一种设备走天下”,就有“计算机沦落到烤面包机的下场”;有“网络沟通无极限”,就有“Facebook和互联网崩溃论”;有“无人驾驶汽车”,就有“无人驾驶汽车之旅带来史上最大灾难”;有人机合一的“奇点来临”,就有“母体Matrix”和“天空网Skynet”……所以,进入预见未来TOP10的,最后一条竟是“人们对这些预言感到好笑”,难道这就是预言的宿命?我们从计算技术的编年史中也可以看出些许端倪,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欺骗和丑闻时时可见,机器人杀人事件、独立型机器人的出现引发人们思考对于可能导致人类对机器操控系统失控的研究是否应该有所限制。
  业内专家在坚守计算技术研究的同时,也表达了以上两种感受。乐观的:拉瑞·斯迈认为我们正迈向一个程序化的世界,似乎已进入了艾萨克·阿西莫夫笔下“基地”的元年,可以通过对数据和信息的计算,预测和掌控人类行为;德鲁·恩迪和大卫·帕特森看好计算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未来,研制出在生命体中运行的计算机,由算法、计算机以及大众共同构成的AMP实验室帮助人类找到治愈癌症的法门;斯科特·阿伦森认为量子计算机时代已经来临;伊藤穰一赞赏互联网的分权哲学观,倡导人们在开放的社会中凭直觉创新;李开复则认为信息技术的未来在中国。悲观一些的:乔治·纳汉指出未来大数据时代,操纵和篡改他人数据以及伪造和假冒他人身份等问题正侵蚀着人们对于互联网的信任;史特凡·萨维奇认为计算机作为媒介,其安全问题体现的是人类关系的未来,并对此深表忧虑;一向以反对派著称的西奥多·霍尔姆·尼尔森在文章中很自信地预言未来的计算机世界更嘈杂,更多干扰,更多安全威胁,更多的垄断,还有更糟糕的界面。
  也许正是以上两种观点提醒我们,需要全面地思考人类社会的未来,更好地选择未来的道路。基于预见计算技术未来的两种观点和两种结论,我们既要保持对前景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姿态,也要吸纳悲观主义者所揭示问题的合理性,选择综合二者优点的最佳发展方向。是时候思考并制定新的可持续发展的计算技术路线图了。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