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理查德·格雷戈里在布里斯托尔科学中心
2010年5月17日,视觉感知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一个富有魅力的促进公众对科学理解的传播者理查德·格雷戈里(Richard Gregory)不幸辞世,享年86岁。回顾格雷戈里的一生,他不仅是一个充满激情的践行者的倡导者,而且思路十分清晰。他的《眼睛和大脑》一书曾再版5次,并用12种不同的语言发行,令读者耳目一新。1981年他在布里斯托尔建立探索中心以来,由此成为了许多互动科学展览的一个楷模。
研究兴趣的多样性
格雷戈里在研究中表现出的兴趣非常多样化――从测量中老年人的神经噪声到扫描微小海生甲壳动物的眼睛。自1960年代开始,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感知信息的理解上,致力于解释人们的感知臆测性――即人们所见或所信的不完整或者是不清晰的证据上。
这一研究源自于格雷戈里的偶像、德国物理学家兼生理学家赫尔曼
·冯
·赫尔姆霍茨(Hermann von Helmholtz)提出的无意识推理思想,即感知不单纯是光模式进入眼睛的自下而上分析,更是基于我们对世界的隐性认识、经验和期望的自上而下的过程――当大脑根据这一思想产生的错觉是支持这种观点的主要证据。为此,格雷戈里创造性的写出了《智能眼》(1970)和《看穿假象》(2009年)等书。
1950~60年代,格雷戈里在剑桥大学开展视觉研究时,许多学生曾切身感受过他激情洋溢的示范。他的一项里程碑式的研究,使得一名童年失明的患者在50多岁时扭转了他的视觉能力。除了视觉实验外,他还建立了一个实验室用来开发新型仪器,其中包括一个利用光源绘制三维立体影像的装置,一个能在旋转的螺旋屏幕上投影的扫描显微镜,以及一个可调整天文光学图像中大气扰动的摄像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想法在多年后的数字计算设备中都得到了实现。
孩提时代的好奇心
格雷戈里1923年7月24日出生在伦敦,父亲是伦敦大学学院的一位天文学家。孩提时,他对父亲的一些观测仪器显示出了强烈的好奇心,并时常“捣鼓”这些仪器。然而,格雷戈里认为他从来没有理解自然现象中的O型结构,这也是他父亲晚年投入对超常现象研究的原因。
格雷戈里曾就读于伦敦北部的阿尔弗雷德国王学校,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他的学习。在此期间,他进入了英国皇家空军的信号团工作。1947年,他获得了皇家空军剑桥唐宁学院的奖学金,开始了实验心理学的学习。随后,他在弗雷德里克
·巴特利特(Frederic Bartlett)爵士领导下的医学研究委员会应用心理学部实习。1953年,格雷戈里在剑桥大学新成立的实验心理学系任实验助理,后升为讲师。他在剑桥一直呆到1967年。
当有着令人激动前景的人工智能研究在1960年代起步后,大脑信息处理的计算模型一直吸引着格雷戈里,而且他总是把心理和大脑联系起来看待这个问题。1967年,他来到爱丁堡大学与计算机科学家唐纳德·米奇(Donald Michie)和数学家克里斯多夫·L·希金斯(Christopher L.Higgins),一起加入到机器智能和感知系统创新概念的研究中。1970年,当著名的神经学家格·沃尔特(Grey Walter)和生物学家加布里·霍恩(Gabriel Horn)推荐格雷戈里到布里斯托尔医学院担任大脑和认知实验室主管时,他非常高兴的接受了这个职位,并成为了神经心理学教授。
探究快乐的践行者
在1973年出版的《自然和艺术的幻觉》(与人合著)和1981年出版的《科学精神》等书中,格雷戈里在阐述科学理念的同时,致力于拉近科学与视觉艺术的关系。而出于对艺术和视觉感知的兴趣,2009年格雷戈里在佛罗伦萨组织了一场“冷酷的真相不如美丽的谎言”展览;他还编辑了被广泛使用的1987年版的《牛津心理指南》;他创立并多年担任《知觉》杂志的编辑。
作为探究快乐的践行者,格雷戈里在体验了伦敦科学博物馆的画廊工作后,对于筹资建立探索中心倾注了极大的热忱。探索中心
最初设在维多利亚女王在布里斯托的住所中,后于1981年搬迁到更宽敞的坦普尔米兹,直到1999年成为了更奢华的布里斯托尔科学中心。
包括在将科学教育同天文遗产的结合中,格雷戈里的影响起到了关键作用,并促成了前皇家香港天文台成为了一个科学中心。
格雷戈里的众多成就有:1960年因固体图像显微镜的发明赢得了威弗利金奖,1969年获得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的奖学金,1989被授予英帝国二等勋位爵士,1992年成为了伦敦皇家学会会员并被授予了法拉第奖章。
资料来源The Guardian
责任编辑 则 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