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050年的世界可能以短缺为特征:信贷短缺、食物短缺、能源短缺、水源短缺,等等。在了解这些短缺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的同时,本文主要论述了短缺时期过去后的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并从后短缺时代的公司、社会、地缘政治和金融体系四个方面着手,描述了2050年~2075年间的世界特征:它不是一个没有短缺的世界,而是一个已经学会了与有限资源相适应的世界。

短缺-题图

  从现在开始直到21世纪中叶,世界经济将经历一个自然资源短缺的时期。而据一个由未来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称,到21世纪中叶,后短缺时代将会来临。

从短缺到后短缺时代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经历了物资相对短缺和相应充裕时期的动荡后发展起来的。1975年~2005年是一段相对充裕的时期,2005年达到了顶点,之后便出现了经济衰退。2005年是一个由充裕世界向短缺世界转变的开始,财产和证券的投机性资产泡沫在2007年破灭,信贷危机终于降临。今后十年,世界仍将被信贷危机的余波笼罩。总的来说,公司财务不再像前十年那样自由运作,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多数成员国的经济增长将受到阻碍,并将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的连锁反应。
  据联合国测算,2000年世界人口总数为60亿,2025年将增至80亿,2050年将达到90亿。当全球金融系统在2020年开始趋稳时,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的预期会提高:改善饮食和住宿条件、更好的教育和完善的卫生保健体制,全世界的人们都想享受物质繁荣带来的美好生活。
  然而,人们的这些追求可能会使各种资源的消耗达到峰值。从人们熟悉的石油峰值来看,预测的结果从2015年~2040年全球石油产量将达到最高值,而后开始递减。与此同时,其他对全球经济至关重要的矿物也存在这一问题。举例而言,锑、锌分别在2020年~2040年和2025年~2035年将达到峰值,等等。重要的是,到本世纪30或40年代时,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会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不可持续。

短缺-1

当石油产量达到峰值时,人们的生活方式是否不可持续

  这些态势都是短缺时期的特征。当资源匮乏成为一个尖锐问题出现时,势必会导致物价上涨和其他的一些表现形式。然而一旦物价普遍上涨,就会刺激人们去开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新技术;而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将成为短缺时期的一项关键技术。
  也就是说,价格机制会把我们引向一种更加可持续发展的经济。21世纪30年代以前,信贷危机的余波可能会抑制这种正面的发展趋势;但是进入50年代后,这种趋势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届时,世界经济将会比现在“绿”得多。虽然许多资源的生产峰值可能已经到来,但其耗竭速度会因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而向后推迟。

后短缺时代的公司

  在进入后短缺时代的同时,我们也将进入一个向资本主义商业模式、理念和定价权发起挑战的时期。短缺社会中的商品定价权,对传统的资本主义商业来说至关重要,因为生产商能从其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定价中赚取利润。而在后短缺时代,技术的进步会促使成本下降,直至商品免费向消费者提供。美国《连线》杂志总编辑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认为:当这个世界不再有短缺现象出现时,后短缺时代会给现有的商业模式带来巨大压力,甚至不复存在。如果传统商业不能适应这种可能出现的免费商品世界,许多传统公司也许在50年后消亡。

短缺-2

根据摩尔定律,技术的进步有望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免费商品和没有资源短缺的理念可能难以令人理解,商家们也很容易找到拒绝的理由。但是,朝向一个免费商品和没有短缺现象的社会演进,事实上已经在进行。这首先应归功于技术的进步(如计算机和互联网),它们已经在过去的20年中成功地推动了数字化的进程。
  使数字化的能力,或者说“把原子变成比特”的能力,正在逐渐把短缺现象从商业方程式中去除掉。传统的短缺理论假定,当一件商品被耗损后,能买到的商品就减少一件(增加了短缺的程度);而在数字化世界中,当一件东西被使用时(复印或通过链接),你能得到的东西至少多了一件(降低了短缺程度)。如此,逻辑就完全被颠倒过来,同时也解释了数字化是如何推动免费商品时代前进的。正如TechDirt公司首席执行官迈克尔 ·马斯尼克(Michael Masnick)所说的,“在数字商品中,短缺是不存在的”。
  对产品能否真正做到免费提供这一问题,经济学家、技术人员和商人之间存在着意见分歧。持支持观点的人认为,由于技术进步造成的通货紧缩和成本降低,数字化(包括纳米技术、分子加工、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生产等环节中继续降低成本,直至忽略不计。
  根据摩尔定律――微处理器的性能每隔18个月翻一番而价格下降一半――技术进步可以把一台袖珍计算机的成本降至10美元,在20年内有望进一步降低到仅1美元。从理论上说,袖珍计算机在20年内可以做到免费供应。
  在近来出现的向“免费”商业模式转变的案例中,谷歌、易趣、亚马逊等公司已经从中尝到了甜头。反之,美国录制产业协会(RIAA)由于坚持把自己捆绑在因资源短缺而诱发的传统商业发展模式上,到头来不仅失去了其会员和本可能得到的利润,而且还失去了信誉和声望。
  在一个“免费”的后短缺社会中如何运作商业,答案是适应它。究竟是采用一种完全免费的商业模式,或是一种混合型商业模式(对商品和服务收取适当的费用),应视情况而定。

后短缺时代的社会

  很难构想出一种恒定形式的个人所有制社会:商品和服务十分充足,而且大都是免费的;一切都由政府或公司提供似乎也是不可能的。但是,有可能构想出这样一种社会形式,其中个人能拥有什么,商品如何被消费,通通取决于资源的可获得性和所使用的原材料。
  从摇篮到摇篮的制造――一种闭路循环的制造方法,没有任何东西被浪费掉――可能会得到更普遍的推广。包括出租商品,由制造厂商负责维修、更换和回收利用,这样一种商业模式也许可能会普及。随着资源的可获得性开始接近峰值,而需求还在继续增长,因此要在提高资源生产力上进行创新。
  资源短缺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平衡。例如,当注意力转向资源效率和再利用时,人们的购物可能会减少,进而导致生产减少,虽然这会暂时使生产成本提高。包括人口增长意味着更多的人需要就业和接受教育,以及健康保健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而这些对发达国家尤其有利,因为这些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往往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下降。
  根据上述情况,可能会实现一种短时工作的政策,以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些人可能会缩短工作时间,这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更多的业余时间花在种粮或参加其他一些必要的活动上,工作时间因此会改变。

短缺-3

在后短缺时代,一种短时工作制会应运而生,便于更多人的就业

  随着有形的活动变得更具有地方性,而远程的交往实际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的,包括休闲旅游活动也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可以用来实现全球休闲旅游活动的消费和资源,在短缺时期可能会经历一段萎缩时期。到2075年,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旅游活动将成为一种时尚,但更多的是出于地缘政治的需求。

后短缺时代的地缘政治

  后短缺社会主要靠技术推动,其进展可能会在一些工业基础较好的国家得到突破,如西欧、美国、日本或韩国,包括中国、印度,或者海湾某个富产石油的国家也不能完全被排除。然而,当我们在建设一种足以用来满足后短缺时代经济所需的生产力的同时,部分国家的贫困现象却还在蔓延。因此,无论是用开明的慈善事业或谋求自身利益的资本主义理念为指导,那些创始国会让这些国家从中分享一些利益。
  地缘政治冲突大都源自土地、水源、能源、矿藏或其他资源的缺乏;而消除或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将是迈向世界和平的一大进步。一些学者认为,历史上发生的冲突大都是由争夺资源引起的,即使那些看似是因意识形态分歧而引发的战争,其实质也是为了争夺资源。另一些学者认为,人类天生就是一种好斗的物种,而短缺时期更容易引发一些国家借故挑起争端。
  引起冲突的另一方面原因可能是自然界的状况。比如,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据都是建立在自然界和物种的保护会给人类带来直接或间接利益的基础之上,诸如森林具有锁定碳、净化空气和调节温度的功能,以及给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等等。而在后短缺社会,技术的进步可以在短短的几年之间取代这些功能,而冲突往往会发生在一些不毛之地的开发利用上。
  后短缺社会可能会使今日的国家或民族的概念废除。在20~21世纪,出于共同利益而非共享边界所创立的国际集团和机构,会以某种方式取代现今的国家概念。例如,作为一种经济联盟成立的欧洲联盟和在煤钢基础上建立的欧洲共同体,已经扩大了它们的目标,即从单纯的经济事务扩大到包括社会司法、环境政策、外交政策和安全问题上。如果把这些修改成一个具有共同价值观和历史观的宪章,它甚至可以跨越地理和历史的界限,组成一个民主联盟。这样的联盟,也可以将整个北美洲、大部分南美国家、亚洲、非洲乃至部分中东国家包括在内。当然,殖民主义的阴影可能会成为一个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洲内联盟而不是洲际联盟可能会更先实现。
  重要的是,一个后短缺世界的地缘政治取决于个人与群体间的相互影响。纵观一段漫长的历史可以看出,在人的属性保持不变的同时,族群在世界历史长河中不断繁衍壮大,并逐渐变得成熟。例如,过去被社会认为是可以容忍的事情,如像奴隶制时代和战争期间发生的不分青红皂白的大屠杀,而今都会遭到谴责,而且这些现象现在已经大大减少。
  对于后短缺社会而言,为了以一种尊重人的自由、公平和福利的方式去发展,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调包容、慷慨和互相依存的原则。强调或抛弃这一原则,将决定后短缺社会的走向:实现它的许诺,或者是播下破坏文明的种子。

后短缺时代的金融体系

  在免费商品社会,货币的作用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短缺时期是否会出现更大程度上的自给自足?我们有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后短缺时代的经济决不是一种以货换货的经济。货币的主要功能――记帐、交换、储蓄和延期付款――将会继续发挥作用,金融的作用会在未来相当的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
  一般来说,发行货币与国家主权密不可分。未来有两方面不确定的因素,首先,在一个后短缺世界中,主权中心落在何处?一些超国家实体(如欧盟)的金融体系可能发展的更为成熟,并发行他们自己的货币(如欧元)。包括目前被称作单一民族的国家仍然存在,其货币也会继续存在下去。其二,是货币机构的配置问题。可以预料,央行还会继续运作,其他金融机构作为央行和老百姓之间的界面,在经济运行中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现金或证券市场(股票、股份、债券)等方式,在储蓄者和贷款人之间起到一种调解者的作用。

短缺-4

后短缺时代将加速数字化进程

  当前有一个关于数字货币如何取代有形货币的争论。数字货币包括电子转帐、存款和其他形式的无纸汇兑。如在日本或韩国,有形货币实际上已被淘汰,银行系统的绝大部分业务被数字化。但是,数字货币并非是有形货币的完美替代物,它还留下诸如审计等一些问题,并不是人人都希望效仿这种做法。我们有理由预见,在后短缺金融体系中,有形货币和数字货币两者会同时并存,只是程度与目前不同。
  只要人们有余钱抑或宁愿把钱花掉而向银行贷款,这对金融系统来说,就会有储蓄和借贷业务发生。无论是面对面或是在线进行,只是形式可能与过去不一样。例如,超市对它的顾客而言,起的是一种银行作用;移动电话公司对它的顾客是利用数字式银行设备进行运作。这些就是未来的银行运作模式吗?只要它们能实现银行的功能就行,至于这种“银行”采取什么方式无关紧要。
  在一种短缺经济中,金融机构可能会受到严格监管,零售业银行甚至可能还会变成国有,国家干预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而后短缺时代的金融体系恰好与此截然相反。当我们从短缺经济过渡到后短缺经济时,我们就会看到解除管制和私有化的情况出现。当放宽信贷时,经济就会加速发展,投机行为也会增多。到头来可能会出现泡沫破裂,但那是在超越后短缺阶段以后的事情。

没有短缺的世界前景

  综上所述,目前世界正在进入一个从物质充足时期向短缺时期转变的阶段。而当世界从短缺时期向后短缺时代过渡时,世界又将如何塑造自己。
  我们发现,公司的活动可能会与现在大相径庭。经济全球化的重新开始――在短缺时期中止――可能会加速数字化的进程。这种数字化可能会在全球形成一种规模庞大的经济。后短缺时代的公司将反映出该时代的特征,并从多种途径造成这样一种趋势的再现,即造就一批向本世纪末迈进的主力军――中产阶级。
  随着公司和社会以它们自己的方式变得更加全球化时,这种趋势可能会导致在地缘政治领域中兴起一种国际主义。在短缺时期,国家为了储备和保护他们的资源,促长了一种新的民族主义。而当我们摒弃了这种短缺心态时,人们就会有一种更强烈的国际合作愿望。
  没有任何一种领域的合作会比国际金融系统表现得更明显。在短缺时期,可能会把金融机构置于更严格的国家监管之下,但当我们向后短缺时代迈进时,就希望有更多的合作和协调。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受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困扰的时期,在世界上可能会引发政治的动乱和巨变。作为未来学家,我们必须指出,这只不过是一种自然的曲折,当即将到来的短缺时期过去之后,就会出现一个前景更加美好的后短缺时代。让我们去拥抱这一美好的未来,努力使它来得越快越好。

资料来源The Futurist

责任编辑 彦 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