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杂志近必威体育备用地址 发了一组题为《印度崛起》的文章,报道了印度近年来的科技发展趋势。文章认为,印度在火箭技术和核电技术领域脱颖而出,但在其他领域少有突破。为了改变这种不平衡状况,近来印度政府在科研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旨在提升科研整体实力,致力跻身科研强国的地位。

随着R&D经费逐渐增加,资金已不再是约束印度发展的主要问题

  今年1月召开的印度科学大会,将在印度所有学科领域内掀起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在大会上承诺,在今年开始的下一个五年计划(2012——2017)期间,印度研发(R&D)经费的支出从去年大约30亿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80亿美元。

力推“包容性创新”研究

  在《科学》杂志的专访中,辛格解释了印度政府如何计划“逐步增加研发支出比例,配套建立奖励制度,促使私营部门增加在科技方面的支出。”这项举措正在推动创建更多的精英研究机构,吸引外籍印度科学家回国,充实科学教育,配备新的智能化实验室。例如,研究最危险病原体的南亚地区首个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就是这一科学发展潮推动下的产物,该实验室归属于浦那国家滤过性病毒研究所,于今年春天正式投入运行。
  “资金已不再是约束发展的问题。以前需要依靠国外研究力量去做的事,现在我们在国内就可以做到。”尼赫鲁高级科研中心的化学家戈文达拉扬·蒂迈亚(Govindaraju Thimmaiah)说道。研究人员不再受到资金问题困扰,但他们还需清除一些令人生畏的障碍,例如,官僚体制下的繁文缛节可令一些拨款计划拖延几个月之久。
  “如果不进行体制改革,研发预算大幅提高也无济于事,”疫苗研究专家、印度生物技术部秘书马哈拉杰·K·巴汗(Maharaj K. Bhan)警告道。另一值得注意的是大学教育中的弊端,学风不振,杰出人才培养罕见,死读书的无用之人充斥校园,腐败现象导致研究人员失去突破性研究的热情。“我们需要鼓励的是那些能够进行突破性研究的人才,而我们的教育体系培养的是追随者,而不是开拓者,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社会生物学家拉加万·贾德卡(Raghavendra Gadagkar)说道。
  尽管如此,科学发展的前景正在迅速变得光明起来。根据有关统计数据,从2000年到2010年,印度同行评审出版物增加了一倍以上,占全球份额从2.2%上升到了3.4%,论文引用率从占世界平均40%增加到近60%。此外,印度科学家敏锐地意识到在印度这个有12亿人口的世界人口大国中,科研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所起的重要作用。
  前印度科学和工业研究理事会(CSIR)负责人拉古纳特·马舍尔卡(Raghunath Mashelkar)和其他一些科学家相信,印度科学的新纪元已经开始。他说:“我们正在努力推动‘包容性创新’研究。”

火箭技术和核领域“爆发”

  对于许多印度的科研人员来说,黎明前的黑夜无比漫长。马舍尔卡在美国获得博士后学位于1976年返回印度。他说,要在他的研究领域内跟上国际同行并非易事,科学必威体育备用地址 要历时4个月才能收到,为安装电话线,他足足等待了6年。回顾十年前,辛格的科学顾问、尼赫鲁高级科研中心的化学家拉奥(C. N. R. Rao)说,当他还是一位年轻的教授时,每年的研究费用只有区区60美元,“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第一个光谱仪陪伴了我17年,第一个电子显微镜则长达30年。”
  印度科学教育与研究学院的基因学家沙希卡拉(L. S. Shashidhara)认为,印度在几十年里“几乎没有任何突破。”虽然基础研究受到冷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亦被忽略,但印度在火箭技术和核科学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前者包括导弹计划以及火星探测和登陆月球等太空计划,后者则开启了印度核技术研发之路。

印度迄今已向太空发射了11颗遥感卫星,未来目标是派遣月球车重返月球和发射机器人探测火星……

  由于印度1974年进行核试验后遭到西方国家的制裁,在随后的近30年里,印度发展了本国的核电产业和空间项目,证明了其自力更生政策下的独创能力。例如,开发以钍作为核反应堆燃料,在无法获得抗辐照加固计算机芯片和卫星轻质硅砖的情况下,开发了自己的产品。
  1991年,印度主要盟友前苏联的解体成为了印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受此影响,印度勉强避免了经济的崩溃。CSIR负责人、生物物理学家萨米尔·布拉玛查里(Samir Brahmachari)回忆道:“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期,当时甚至连电费支付都有困难。”
  90年代初任印度财长的辛格,为推进印度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型进行了激进改革,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印度的信息技术产业开始起飞。辛格取得的另一个成就是,2008年与美国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民用核合作协议,该协议为印度获得进口高科技精密仪器和敏感材料铺平了道路。

多领域稳步赶超世界

  在印度科学研究所班加罗尔中心(IISc Bangalore),一项投资3000万美元、占地1300平方米的纳米实验室落地而成,负责该实验室建造的材料科学家斯里尼瓦桑·拉加万(Srinivasan Raghavan)表示:“资金不是太大的问题”。但也有一些不利因素,例如,因印度进口管理条例导致的“供应链”滞后的影响,进口一种用于核电工业的超薄氧化锆箔材料往往会拖延几个月的时间。尽管限制日渐宽松,但一些国家向印度出口高科技设备和材料方面仍然有所保留。该纳米实验室于十年前开始筹建,今年三月启动运行。在印度,类似这样的一些先进设施正在纷纷涌现。

班加罗尔以其强大的软件产业为印度赢得了声誉,如今已吸引英特尔、通用、微软、IBM、甲骨文、德州仪器等100多家跨国企业落户软件园

  然而,要确保这些设施顺利运作,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随时可以购买昂贵的设备,”沙希卡拉等科学家对印度一些相关法规限制试剂等耗材消费甚为不满,“政府让我们减少耗材的使用,认为这是一种浪费。”
  “最好的计划在官僚体制下也会如流沙般消失得不见踪影,”班加罗尔研究中心负责人帕德马纳班·巴拉拉姆(Padmanabhan Balaram)说道。巴汗告诫说,若不进行体制改革,研发预算增长将毫无意义。因为,阻碍科研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官僚主义。
  好的一面是,印度的科研人员将有更多机会得到经费资助。比如,3.5亿美元的中微子天文台项目、一个开放型的药物研发计划和10亿美元的超级计算机计划等。在一月的科学大会上,辛格承诺公共和私人研发投资将增加一倍,计划到2017年研发支出占GDP的2%,这意味着目前只占研发支出总额33%的私人投资将有一个大幅的增长。
  然而,一些观察家怀疑印度科学界能否用好这些可观的经费。按照西方的科学标准,印度几乎没有一个学科建立起成型的体系,“整个印度生物界的规模还比不上波士顿地区。”沙希卡拉认为,在遗传学方面“许多人只是在做着填补空白的工作。”又如,印度从事石墨烯研究领域的人员只有区区五六人。为了扩充研究力量,印度政府正在通过项目或奖学金计划等吸引海外人才。
  除了缺乏训练有素的研究人员,印度的实验室和研究所也严重不足,大部分国立大学的运作“存在很大问题。”印度科学与教育研究所所长、生化学家克里希纳·加内什(Krishna Ganesh)说,自1947年独立后,印度所采用的是苏联式的教学方法,其弊端是“教学与研究脱钩。”改革的另一障碍是印度的人员聘用制度,有才能的研究人员很容易得到终身职位,但却很少获得加薪和晋升的机会。

多途径培养和人才引进

  针对这些问题,印度政府选择创建新的研究机构。过去5年,辛格主导了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罕见的印度教育和研究系统的扩展,展现了令人瞩目的新气象。例如,新建研究所通过正在实施的“激发研究科学创新计划”(INSPIRE)等吸引优秀学生,同时努力缩小教育和研究之间的间隙,包括鼓励本科生参与实验室工作和发表论文等。
  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是,许多优秀毕业生对学术研究不感兴趣,更多人争相涌入高收入的信息技术领域,即使对科研工作有兴趣的学生也往往将眼光放在海外,致使印度实验室的创造性工作后继乏人。
  印度国家生物科技研究中心(NCBS)的神经科学家苏曼特拉·查塔基(Sumantra Chattarji)说,有海外实验室工作经历是回印度获得体面职位的“敲门砖。在国内谋一份好工作,就得先出国。”
  为改变这种状况,印度生物技术部和英国威康信托基金会共同设立了一个为期5年、耗资1.4亿美元的奖学金项目,资助印度375名年轻研究人员。“如今,我们有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机制留住博士。”NCBS一负责人说,“尽管我们只是迈出了一小步,但这一小步却将会改变人们的观念。”
  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和增长,以及西方国家的经济不景气,海外人员回归的涓涓细流可能会演化成为一股新的浪潮。“在印度做助教比在美国挣得多,”加内什说,“我们能够给他们提供建立实验室所需的一切条件。”加内什对印度近年来的科学发展态势很有信心,“我们没有理由会失败。”

资料来源Science

责任编辑 则 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