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凤在贵州茶博会留影
王元凤是我最新结识的一位启明星朋友,上周我在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与这位2011年启明星跟踪计划的入选者见面交流,见面的第一感觉这是一个单薄弱小的女子,但在了解了她的身世,特别是她的成长之路后,我觉得她是一位很了不起,也很强大的一位女性。我们或许已经听过太多的有关穷孩子奋斗自立的故事,但一个典型的农村娃成为茶叶研究专家的经历或许能给我们不同的联想和启示。
贫寒子弟,求学之路多坎坷
1974年,王元凤出生在湖北宜昌山区农村的农户之家,父母都是农民,王元凤和妹妹从小学起每到放学和寒暑假期都要帮着父母喂猪、种玉米、土豆,采茶、背柴、做饭。小学6年级在镇里的学校念书,单程一个半小时,都是山路,晚上回家都是黑黑的,每当经过大片的山林墓地,只能唱着歌壮胆。由于读书较好,王元凤上了镇的重点中学。尽管身处信息落后的偏远山区,但王元凤的父母这一辈人脑子很清楚,自己的孩子要有出息只能靠读书,因而他们节衣缩食供孩子读书。王元凤家的房子破的摇摇欲坠,但父母仍不肯修缮,宁愿把有限的钱花在孩子读书上。
王元凤高中考进县城重点中学住读,高一父亲给了她700元钱,但王元凤只用了100元,平时吃饭就米饭拌辣椒,一日三餐基本上就吃这个。王元凤告诉我,当时这样吃一方面是不懂营养知识,一方面也是想尽可能节约。但正处于长身体阶段的她如此节约最终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失眠等症状,后来实在无法坚持学习只能回家休半年,后有所恢复但精神仍感压抑,故还是服用安眠药。
由于高考前服安眠药,高中毕业第一次高考物理竟然混混欲睡,结果只考了30分。后转到普通高中复读一年,这一年里,王元凤精神压力有所缓解,失眠也好转一些,加上营养作了调整,第二次高考考了575分(比第一次高出70多分),高考志愿王元凤就填了湖北农学院。采访中,王元凤告诉我,其实考农学院也与她高中时就有的一个想法有关:想学点农业技术和知识,将家乡的农田和土地充分利用起来。最终王元凤考进湖北农学院农学系。
随着王元凤叙述到此,作为听者的我也稍稍松了一口气。我很能理解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性格其实都更为坚强,王元凤的父母在支持孩子读书这点上高度一致,加上她复读一年期间压力得到了较好的缓解,及时调整了过来。王元凤还是幸运的,更多的农村娃由于种种原因在读到小学、初中后就止步了。也正是那份感念,王元凤特别关心家庭困难的来自农村学生,每年都会给这些学生几千到几万元的资助和补助,另外每次回家乡都会准备好棉衣、收音机等实用的物品送给家乡的老人和病人,买些励志的书籍送给家乡的中小学生,准备些种植养殖的农业技术书籍送给家乡的年轻人。
苦尽甘来,与茶结缘转专业
大二时,王元凤从农学系的农学专业转到茶学专业。王元凤告诉我,转专业主要是她想到老家有茶园,从小在山林里采茶的特殊感情,加上父亲又喜欢喝茶(转向茶专业或许是王元凤日后成功的主要因素,她当时可能不会想到日后茶里面可以做那么多的事情)。三年级时她到了联合办学的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长沙),湖南农业大学的茶专业是以加工为主。大学期间王元凤成绩不错,还担任了团支书,大学期间她整个情绪很好,每天早锻炼一小时,失眠问题也解决了,她还被评为优秀团支书,优秀学生干部。
考研时,王元凤想到湖南农大的茶专业很适合自己,这样就留在本校读研,导师是刘仲华教授,一位很知名的茶专家,他把茶叶抗癌功能推到美国,把黑茶介绍到中南海。出于对南国客家茶文化的迷恋,她又从师华南农业大学茶专家王登良教授。接下来,她去了无锡一家茶叶提取物公司做质管和研发,做茶叶的茶多酚、氨基酸的提取。王元凤在这家企业呆了一年时间,对她帮助极大,王元凤说她真正了解茶的产业化就是从这家公司开始的。
尽管中国有几千年的饮茶历史,但很多人对茶的保健作用不是很了解
当时(2001年)她的工资已有4500元,公司也正处于发展期,她很想做下去,但朋友建议她考博,日后可以更好地为茶和食品产业服务。后来王元凤又到无锡轻工大学(现江南大学)读博,食品专业,导师是金征宇教授。博士论文内容主要是提取茶多糖,分析茶多糖的结构,做茶多糖的构效关系,论文做得较好,王元凤觉得这其实和她在企业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毕业后(2005年),王元凤来到了上海师范大学。王元凤博士之所以选择落户上海,是因为他们感觉上海更适合做学问。很快,她们课题组筹建起了茶与天然产物实验室。2005年,她们课题组申请了王元凤从市科委的指南中看到的上海-联合利华研究与发展基金的资助项目“――做茶多酚(糖)抗皮肤衰老研究”,并得到了支持。这以后,她们课题组的一项做茶叶生产副产物(茶籽、茶渣、茶树花等的)综合利用和变废为宝课题入选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研究为先,茶叶可做大文章
到上师大后的这几年里,王元凤先后主持二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副主持一个国家863计划项目,主持一个上海市生物医药项目和一个技术标准项目。王元凤2007年获得科技启明星计划的项目是:“高纯度茶花多糖的中试制备及降糖功能食品开发研究”。去年,她申报的“茶叶多糖结构与ɑ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构效关系研究”获得了启明星(跟踪)的支持。
近年来,王元凤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SCI收录23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茶多糖和茶多酚综合提取技术”获2010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优秀项目二等奖,“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粉末)”获2010年第八届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优秀展品二等奖。
在上海虽已好几年,但她平时的生活都是围着学校、实验室转,很少到上海其他地方转转,除了对学校周围还熟点外,她对上海其他地方都很生疏,没什么概念。但谈起上海,谈起上师大,她很嘉许:“现在做科研的条件好了,学校学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学校的氛围也是很好的,想做科研就可以做。”
那天,我在王元凤的办公室里和她交谈,我觉得她是一位很朴实的女孩,她的话题和兴趣就在做实验,谈起茶叶她可以侃侃而谈几小时,在她看来,中国虽是一个有几千年饮茶历史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很多国人其实对茶及其保健作用是不了解的,茶饮用方面也是误区多多。我马上建议王老师写一篇这方面的科普文章,她欣然同意。
在交谈中,王元凤老师告诉我,他们最近对富含微量营养元素和EGCG的富硒绿茶很感兴趣,富硒茶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可防治癌症、防治克山病和大骨节病、防治心血管疾病等,让茶更多造福于国人,这样无论对这个产业,还是对广大消费者,都功莫大焉。
江世亮采写自2012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