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T:财富是祸害?
1970年,当第一个世界地球日到来的时候,美国的环保人士却深深感到了内疚:美国的先进技术显而易见给地球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一影响在一个著名的公式中凸显出来,它是由生态学家保罗·埃利希(Paul Ehrlich)和物理学家约翰·P·霍尔德伦(John P.Holdren,现为奥巴马总统的科学顾问)提出的。
这一公式为:I=PAT,意即对环境的不良影响(I=impact)等于人口数量,(P=population)乘以发达程度,(A=affluence)再乘以先进技术(T=technology)。他们认为,保护地球应该需要较少的人口、较少的财富以及相对简单的技术。
然而,自1970年代以来,很多从事环境分析的研究人员改变了自己的观点。借助他们后来的研究成果以及改进了的公式,本文提出两项预测:
1、在能源领域或其他任何领域不会发生绿色革命。任何领导人、法律或公约都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美国或其他国家的能源结构。任何经济衰退或大萧条都不会长期抑制人们消费能源、牟利以及采用新技术的热情。
2、从长远来看,大家越富有,地球环境就会越来越好。
鉴于当今美国的碳排放量,估计随着印度和中国的日益发展,这两个国家的排放量也会不断增加,由此看来,第二项预测很难让人预期。
上述情况往往使人认为先进的技术会对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诚然,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对地球造成的污染可能会加重,但是随着人们越来越富有,他们有能力整治受污染的水与空气,并开始采用低碳密集型能源。这么做不单单是考虑到全球变暖问题,实际上,“脱碳”技术在阿尔·戈尔(Al Gore,美国前副总统)出生之前就已开始了。
直觉而言,I=PAT所提倡的“财富是祸害”这一套理论也许有些道理,但是它与近几十年来的数据资料不符。1990年代,研究人员已认识到,描述对环境不良影响的曲线图并不是随着国家越来越发达而呈现出一种简单的向上倾斜的态势。实际上,曲线是先向上,然后趋于平坦,再往后开始向下倾斜,形成一种拱形或者倒U形,即所谓的“库兹涅茨曲线”(见图)。
两条曲线都是库兹涅茨曲线,描述了1980年代期间一些国家的环境问题。随着这些国家变得越来越富有(见横轴),二氧化硫排放物的水平也就越高(见竖轴)。但是,一旦这些国家在经济上达到了转折点(国内生产总值接近人均8000美元),那么曲线的方向开始转向。随着这些国家更加富有,排放物开始减少。在克莱姆森大学的秦向东所做的这项分析中,下曲线表示的是那些财产所有权受到极力保护的国家,上曲线表示的是那些对财产所有权的保护相对较弱的国家。
以发展拯救地球
不少研究中,研究人员都可以用库兹涅茨曲线来解释很多环境问题。不过也有例外,特别是在政府无能和财产所有权体制不健全的国家。但总的来说,越发达的国家,环境保护也越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饮用清洁的水源,然后会集中力量消除空气中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
随着财富的增长,人们需要的能源也更多,但是他们的能源消费越来越高效、越来越洁净――从木柴到煤和石油,然后又到天然气与核能,碳排放也越来越少。洛克菲勒大学的杰西·奥苏贝尔(Jesse Ausubel)和康涅狄格州农业试验站的保罗·瓦戈纳(Paul Waggoner)的研究表明:自1850年以来,全球脱碳一直保持着明显而稳步地持续发展。
如今,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碳排放逐渐接近了库兹涅茨曲线的顶端,随时都有可能向下倾斜。在过去的20年中,美国的人均碳排放量一直保持稳定。像法国这样的国家,人均碳排放量已经开始减少。研究人员估计,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3万美元的时候,这一转折点就会到来。同时,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正扩大植树造林以进一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森林采伐现象也符合库兹涅茨曲线规律。在一些贫穷的国家,为了获得燃料和耕地,森林树木被采伐一空。但随着人们的财富增加,随着农耕技术的改进,退耕还林的行动又开始了。
当然,即使发达国家的温室效应在减弱,而中国、印度和其他国家的碳排放仍然将会增加,不断提高库兹涅茨曲线的位置。这一情况也促使环保人士呼吁对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作出限制。但是有些经济学家们担心,限制碳排放的全球公约可能使经济增长的速度放慢,最终会延长贫穷国家到达转折点的时间。
那么,处于库兹涅茨曲线不同阶段的国家甚至都会同意执行严格的限制条款――这种认识是否有道理?《京都议定书》并没有转变欧洲的工业模式和消费习惯。尽管美国的一些环保人士希望,经济危机外加一位新总统会使美国进入一个节约能源和绿色能源的时代,但奥苏贝尔先生说:他们的希望违背了规律。
奥苏贝尔说:上个世纪所发生的任何重大事件,大萧条、世界大战、70年代的能源危机、生产替代能源的重大计划等等,都没有能够彻底改变美国人长期以来形成的能源开发和能源利用的方式。
“能源系统有其独特的发展逻辑,它不会突然变得面目全非,”奥苏贝尔说。即使在地球日那天,也不大可能出现一场鼓舞人心的演讲。但从长期来说,库兹涅茨曲线要比一场变革更可靠。
资料来源The New York Times
责任编辑 绍 衡
?相关链接?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通过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这里主要是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的:经济规模与结构效应、环境服务需求与收入的关系,以及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政策与规制。
哈佛大学教授潘尼欧托(Panayotou)指出,当一国经济从以农耕为主向以工业为主转变时,环境污染的程度也将加深。而当经济发展到更高的水平,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环境污染逐渐减少,这就是结构变化对环境所产生的效应。
另外一种理论解释是从人们对环境服务的消费倾向展开的。在经济发展初期,人们对环境的需求较低,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环境状况开始恶化。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消费结构也随之产生变化。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需求增加,于是人们开始关注环境的保护问题,环境恶化的现象逐步减缓乃至消失。
再有一种理论解释是从政府对环境所实施的政策和规制手段来阐述的。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的财政收入有限,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力较差,环境受污染的状况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恶化。但是,当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随着政府财力的增强和管理能力的加强,一系列环境法规的出台与执行,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