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导致地球气候逐渐恶化,而且目前正变得越来越失控。根据对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中等水平推测,到2050年,这个星球的平均地表温度将比工业化前提高2摄氏度(3.6华氏度)。上一次地球变暖是在13万年以前,那时的海平面比今天高4~6米。

发达国家的表率作用

  虽然目前无法确定,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失控的可能性将大大超过2摄氏度。为了确保低于这个数字,人类从现在起就应该开始减排,争取到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为今天的一半。
  碳排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同时它又是难以消减的。目前80%的二氧化碳来自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其余的来自于热带地区的森林砍伐。2006年最大的排放大户为美国、中国、印尼、巴西、俄罗斯、印度、日本和德国。
  这些排放大户应该率先采取卓有成效的行动,美国与其他工业国家有责任引领这一转变。至今为止,绝大部分的二氧化碳气体是由这些国家排放的,它们的人均排放量最大,它们创造的财富最多,它们拥有的技术也最先进。
  不幸的是,布什政府白白浪费了过去8年的时间。他本应果断地作出决策,然而却喋喋不休地谈论所谓的危险。他甚至荒谬地声称,中国不同意做的美国也不该去做,他还固执地坚持说“如果对经济发展有害”,就不该采取行动去改变气候现况。

奥巴马的气候政策与布什政府有着显著的不同

  然而,现在有理由相信,美国将会一改以往那种不够体面的做派而发挥领导力,这正是这个世界所需要和期盼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转变,是一些因素综合发挥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讨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新科学潮的涌现;人们从日常生活中见证了环境所发生的变化;阿尔·戈尔(Al Gore)制作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2007年关于气候变化的政府间会议报告;以及一些社会阶层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诸如信奉福音的基督徒(他们根据神的旨意要求保护气候环境)以及军界领导人(他们的理由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
  国内民意调查已显示出了这一紧迫的政治倾向。全美850个城镇和32个州都拥护当前的气候政策,许多大公司态度的迅速转变也证明了这一点,它们也看到了气候变化的减缓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其中还蕴藏着商机。在一次来自通用电气公司、杜邦公司、杜克能源公司和爱克斯龙电力公司的10位高级行政主管出席的参议院能源与资源委员会举行的一次会议上,他们一致赞成联邦政府就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立法。

发展中国家快步跟进

  起初,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与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这两位竞选人都已承诺尽早对碳排放采取经济上的限制性措施,推行贸易许可证制度,力争到2050年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削减至1990年的60%~80%。如果这一目标得以实现,与2005年以来仅对半数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实施许可证制度的欧盟相比,美国已处于领先地位。如果美国最终能率先采取行动,那么欧盟也将迅速采取限排措施,然后是日本,也许俄罗斯也会跟着效仿。
  那么中国、巴西、印尼和印度会乐意加入吗?按照通常的思维,回答往往是“不,不乐意。”,因为他们更关心经济的发展而不是气候的变化。但是,这一答案目前正迅速转变为“乐意”。这些发展中国家已经意识到全球气候的恶化对他们造成的危害。季风模式的改变引发了洪灾和旱灾,严重影响了中印两国的农业。调节这两个国家水资源流量的西藏冰河正以惊人的速度在消失;而巴西和印尼的热带雨林也遭受干旱并时有火灾发生。
  这些排放大户也知道,没有他们的参与,气候变化问题(现在也是他们的问题)是无法解决的。中印两国政府都设立了专门处理气候与能源问题的咨询与决策机构,他们与工业化国家开展合作,创建气候友好型能源选择机制。在减缓森林采伐方面的国际合作与强化本国森林采伐的法律控制上,巴西领导层也采取了一种积极的新姿态。
  这些令人鼓舞的恣态在2007年12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会议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发言者一一表态,只要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率先采取行动,它们将紧紧跟上。尽管美国国会有一些人对此表示怀疑,但是,时不我待,美国早该担当起领导的责任,唯有如此,改变全球气候灾祸的希望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