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看到英国《自然》杂志这组报道有点惊奇,怎么会做这种新闻关联度不强的选题?但仔细读后才体会出编辑选稿的深意,他们其实是在提醒人们说,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索活动是需要长期投入、跨代积累的,有些甚至要几代人的时间,《自然》杂志文章举的5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其实类似的例子在诺贝尔科学奖中就有一些,如被称为“玉米夫人”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芭芭拉·麦克林托克在上世纪40年代初提出导致基因跳跃现象的“转座子”假说并获验证,尽管此后40年时间里这一理论一直为主流生物学界所不容,但她一直坚持相关实验,最终为生物学界接受并获1983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科学研究需要长期积累,绝不能浮躁取巧。这个道理可能谁都知道,但现实生活中却是问题多多,而且国内外都难免。例如尽快摆脱经济不景气,提振民心,往往需要科学技术的某些项目加快进度,或寻求一些突破点。应该说有些技术,特别是工程类的项目或有可能在工期上稍作调整而外,但科学探索类项目是很难限定时间的。《自然》的这篇报道把科研活动比作马拉松,而非短程赛跑,实际上是提醒社会,要了解和尊重科学研究的规律,善待科研,善待科学家。
我们在认识和尊重科学规律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包括对基础研究价值的认识、重大基础性科学研究的评判、考核机制等;从科学共同体内部而言,现在还有多少真正热爱科学研究,把它视之为毕生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份职业)的科学工作者是一个问题。但就中国而言,热爱科学并将其视为一生追求的还是有一批人的,按照科学规律,珍视并发挥好这些科学中坚力量的作用尤显重要。
尊重科学规律,就是希望更多的政府官员能真正理解科学发展规律,和科学家交朋友,做好“后勤部长”。英国财政大臣前不久应邀到英国皇家学会作报告,就未来国际科学研究可能出现的8大热点领域和英国的科学优势等做了评析,并承诺给英国皇家学会以足够力度的支持,受到英国科学界的很高赞誉。不知中国的财政部长或类似的官员何时能有这样的举动?
基础性、探索性科学研究的本质是探求未知,其更大的意义是加深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其对经济或许可能有的拉动作用也是间接的、非意料中的,清醒认识这点对决策有好处。如果有人问丁肇中,其正在进行的对宇宙反物质、暗物质的探测即使能有所发现那将对人类社会有什么实际的好处,他的回答一定是不知道。
就中国国情而言,这些年来实施的以应用为导向的科研方针无疑是有其合理性的,也是符合国情的。但是在这个大方针的前提下,似也应考虑对一些事关国家长期发展的课题加大支持力度,例如现在国人最关注的大气、水和土壤的研究就应大力加强。现在说到雾霾,特别是PM2.5的成因,由于拿不出足够长的研究比较数据,以至于现有的一些研究的份量或权威性受到质疑,水和土壤也有这方面的问题。
是时候了!从长计议,部署一些长远性、基础性、前瞻性课题,让一些真正有志于做科学的人心无旁骛地做下去,一代人,二代人,甚至几代人持之以恒,那时的中国才是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对人类文明有所贡献的国家。
责任编辑 则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