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http://t10.baidu.com/it/u=2379523136,1516172233&fm=21&gp=0.jpg

  对地球和人类而言,月亮不仅仅维持着地月系统的固有状态和稳定运行,还以其优雅、静谧、澄澈,以及阴晴圆缺和生生不息承载着人们无尽的审美意象。在古老传说和诗词典籍中,月亮成为人们渲染背景、寄托情怀和探究茫茫天宇的永恒主题。诗人们把酒问月,陶醉在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中。
  当年李白曾在诗中感叹: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人们在神话故事和科幻小说中抒发着奔月的豪情。而如今,在探测卫星的镜头里,月光依然皎洁,人们看到了辽阔的月海、美丽的月湾、险峻壮观的山脉峡谷、神秘莫测的陨石坑和熔岩管。1969年7月21日凌晨,随着阿姆斯特朗的左脚踏上月球,人类实现了登月的千年梦想。如火如荼的探月活动正不断解开月球之谜,本期“天文学”栏目节选自《自然》杂志的一组文章则重点探讨了月球起源和月球形成理论的新进展。
  月球的起源算是一个基本的月球科学问题,其相关的形成理论可以归纳为双星吸积说、分裂说、捕获说和大碰撞说四大类。大碰撞说是目前主流的月球形成理论,它认为月球是由一颗火星般大小的天体“忒伊亚”在大约45亿年前撞上婴儿期的地球时形成的。这一模型揭示了月球的质量、地月系统的角动量以及月球缺乏铁的原因。而近年来,越来越复杂的计算机模拟、来自月球任务的数据和岩石的同位素分析表明,是时候该重新思考月球形成理论了。
  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地球化学家拉尔斯·博格的一项研究显示,月球外壳固化于43.6亿年前,比想象的年轻。博格的研究引发了地球曾拥有两颗月球的猜想。芝加哥大学地球化学家张军军揭示的是钛50和钛47两种同位素比值在月球和地幔中相同,直指大碰撞说不可靠,分裂模型似乎更恰当。美国西南研究所的行星科学家罗宾·坎普则认为碰撞模型需要修正,而不是废弃。其实,2007年之后就有科学家提出过“平衡模型”、“快速旋转地球模型”和“半地球撞击模型”,而坎普构建了地球与一颗两倍于火星质量的叛离行星之间的模型,并把目光转向了金星。
  由此,月球的起源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在我们太阳系的后院,人类需要了解的还太多,前苏联月球探测计划和美国阿波罗计划的成果已远不能满足当前月球科学的需要。从2007年开始,月球探测进入新时期,中国、日本和印度也纷纷加入探月行列。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顺利发射嫦娥一号、嫦娥二号之后,嫦娥三号着陆器搭载玉兔号月球车也已在月球软着陆,并开始进行月球自动巡视勘察,以获取月球内部的物质成分并进行分析,嫦娥工程进入关键时期。月球已有“嫦娥”和“玉兔”,我们期待着中国科学家早日摘取月球科学研究的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