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台风“海燕”肆虐菲律宾之时,网络志愿者绘制的灾区地图对于救援机构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菲律宾灾区的居民在向一架美国救援直升飞机招手
有气象记录以来的西北太平洋上的最强台风――“海燕”――于2013年11月8日以超强势态登陆菲律宾后,很快就有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在帮助或指导救灾工作。他们没有出现在救灾现场,而是在网络上分析了卫星图像和其他数据,迅速绘制出对救灾机构来说非常宝贵的灾区地图。
就在几年前,“众包”模式在应对灾难方面还是非正式的,通常是随意而无计划的,而现在已经逐步更具组织性,并为官方的人道主义机构所接受。志愿者们能做出如此有成效的工作,与网上绘图工具的出现、移动电话及社交网络的普及密不可分。如今,更多的救灾志愿者团体已成为与传统的救灾机构密切合作、共同应对灾难的生力军。
在菲律宾受“海燕”袭击之后,很多救援机构,包括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OCHA)和医疗援助组织“无国界医生”,在奔赴菲律宾进行救援时都带着不断更新的灾区地图,该地图是由来自82个国家的1 000多名“开放街道图团队”(HOT)志愿者共同绘制的。
HOT利用卫星和航空成像,以及其他地理数据集为地图标记了200多万条注释和特征,例如,损坏的与完整的建筑、阻塞的与畅通的道路和医院等关键性基础设施的位置。
另外,一个名为“备用任务小组”的志愿者组织,利用100多万条推讯(发布在Twitter上,类似于微博)、短信和其他社交媒体对象跟踪灾难的势态,随时更新灾区地图,标注灾难所造成的破坏和灾民需求。该组织利用一套名为“微型制图仪”的应用程序,来显示基础设施的损毁或是人口流失等方面的情况。
与HOT的地图绘制相比,社交媒体数据更加纷杂,而对其做出分析也并非易事。“微型制图仪”开发者之一的帕特里克·迈耶(Patrick Meier)解释说,该仪器利用经过改编的机器学习程序来识别与救援相关的推讯,将原本需要手工标记的推讯数量减少了约80%,从而减轻了志愿者的工作负担。
在“海燕”登陆的36小时内,欧盟哥白尼救援管理服务中心(GIO-EMS)发布了第一批影像分析,对灾难前后的影像做出了对比分析,包括对受灾最严重的塔克洛班市所遭受的损坏进行了详细评估,为灾区地图的绘制打下基础。
欧盟联合研究中心地理空间应急管理行动小组负责人圭多·莱莫恩(Guido Lemoine)认为,上述这些机构的仪器对受损建筑物等影像的分辨率是接近实时的自动分析。目前,这样的工作在视觉上还需进行人工核查或标记,而这时众包可以发挥巨大的力量。“众包灾区地图绘制工作标志着一个关键性的技术变革。”莱莫恩说。
资料来源Nature
责任编辑 则 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