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C:\Documents and Settings\user\桌面\工业4.0第6期\缪其浩.jpg

缪其浩

  以我仅有四年在汽车装配工厂当工人这么点“制造业经验”,可能没有资格来对工业4.0说些什么。但是我多年来从事跟踪分析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的情报工作,最近几年来又被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李杰教授和北京易能立方王健总经理等朋友拽着开始关注了制造业,被当前制造业孕育着巨大变革的潜能所震撼。在这篇短文里我其实想谈谈如何看待德国工业4.0的一点“另类”体会。
  从上世纪80年代托夫勒来推介“第三次浪潮”起,我们已经见证了不少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对这些“科技革命”或“工业革命”大家往往会冠以“全球”或“世界”,至少也要来个“国际”。以前我也很少会去怀疑,直到最近几年才觉察到这可能是我们“追潮逐浪”中的一个大问题。暂且不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巨大差异,即使在欧美工业国家,情况恐怕也远非我们所想象那样划一。例如当“第三次工业革命”趋势在媒体推动、专家鼓吹最后进入领导视野,成为一时间大家都在议论的话题时,2012年10月我利用参加一次国际情报会议的机会,分别询问了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的三位咨询和情报专家,结果居然无人知道这个名称以及在国内已经大名鼎鼎的里夫金;又如几年前许多人把发展“智能电网”认作国际趋势的时候,一位刚刚出席了国际电网行业会议的国内专家告诉我,因为美国的电网建设比较早,到了现在差不多要更新换代了,所以提出了一个“智能电网”概念,而国际同行其实并不普遍采用这个术语,而是说更有包容性的“新一代电网”。
  再回到工业4.0,近来媒体上曾经热议美国法国等国的“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复兴等,这次读到《Betway必威在线登录 》上一期有德国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合伙人Rinn的观点,他认为德国根本没有“工业复兴”那样的字眼,因为它一直在工业化。这就给我很大的启发,德国人没有随着“国际畅销书”去跟风美国版的工业革命,而是在自己的资源、传统和基础上坚持精耕细作多年,工业4.0应该就是这样的产物。
  那么到底有没有覆盖全球的大趋势?这个问题无法简单回答。前年我曾在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一次会议上提出个探讨性观点,技术发展方向上各国可能存在较大的共性,而当走到产业发展阶段时,各国的特性就会起更大作用。形成产业的过程中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如果美国提出当前热门的十大新兴产业,或许中国一个也不适合。这个略微有点极端的观点得到了不少在场行业专家的赞同。
  今天我们怎么来看工业4.0?上面这些议论并不意味着我们应当选择德国版本而告别第三次工业革命。应当看到,对那些具有一定影响的动向我们目前关注还很不够,特别是缺乏对其早期端倪的主动捕捉和独立的分析判断。有证据表明,一些言之凿凿的专家意见甚至领导指示,实际上最终来自跨国公司或咨询机构的推送。我并不认为这些推送背后一定是“阴谋”,但是这些决不能代替我们自己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我认为无论第三次工业革命还是工业4.0,它们可能都不是泡沫,但是我们不能只盯着学跨国公司在做什么,照抄外国政府的推进措施,更加重要的是分析其背后的使能元素(Enabler,包括、但不限于新技术的突破),看看那些元素在中国将可能如何表现。
  就全球制造业正在发生的变革而言,我相信不管外在表现如何,其内在最活跃的因素确实是数据可获得和可利用方面的巨大进步。如果这个判断不错,那么我们在观察研究各国制造业新动向的同时,更加应当立足于研究如何实现中国条件下数据驱动的制造业创新。

责任编辑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