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等待着我们的是一个可怕的未来,届时所有的药物或都不会再起作用。

抗生素之父亚历山大·弗莱明

  在未来,运气比医生更重要。
  一个手指上的小切口会让你一生都要吃药;最简单的手术,比如切除阑尾或髋关节置换,会变成致命的;癌症治疗和器官移植能置人于死地;生孩子会再次成为女人一生中最致命的时刻。
  这将会是一个没有抗生素的未来。
  这听起来像是一部科幻小说,但我们的世界确实正在步入后抗生素时代。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经警告过:“很多普通的感染将不再有解药,它们会再次成为致命的感染。”
  英国疾病控制中心(CDC)也指出,这将会是“人们的细菌噩梦”。
  英国抗微生物化疗协会的医疗官员萨利·戴维斯教授将这比作抗生素的末日。

抗生素之父的警告

一些细菌对于目前最好的药物已经产生了耐药性

  当他看到自己的培养皿里的霉形成一圈菌时,他发现了青霉素。凭借青霉素,他获得了1945年的诺贝尔奖,但在当时,亚历山大·弗莱明已经看到了青霉素的弊端。
  在获奖演说中弗莱明提到:“要让微生物抗拒青霉素并不难,实验中发现,只要注入的青霉素量不大,那些细菌就不会被杀死”,“总有一天,青霉素能在任何一家商店买到”,“那些无知的人会为自己注射低剂量的青霉素,而那些微生物会对那些根本不够剂量的药物产生耐药性。”
  只要新的药物不断出现,耐药性则不成问题。但从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就没有研发出新型抗生素。如今,我们和微生物之间已经形成了一场战争,而且我们很有可能落败。
  人类对于抗生素的依赖超乎你的想象,而没有抗生素的世界是非常危险的,这会严重影响医疗卫生系统。
  像肺结核一样的感染会变成致命的;凡是牵扯到切开人体的手术都会有很大的感染风险;需要在术前、术后通过抗生素疗程完成手术的,没准会在术前就死亡。
  像化疗和放疗这类癌症治疗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此时,只有开出一剂抗生素,才能增进人体的抵抗力。
  只要做过器官移植手术的人,一辈子都要靠吃药来抑制自己的免疫系统,否则就会影响到被移植的器官,所以抗生素是用来保护人体的。
  诺丁汉大学理查德·詹姆斯教授说:“未来的形势很严峻,很多重要的手术都会受到威胁。”“我常常给我的学生展示在英国治疗肺结核的照片,现在已差不多到了呼吸新鲜空气成为唯一治疗方法的时候。至于生还是死,就靠你自己的运气了。”这很可能成为未来肺结核无药可治后全球各大医院的做法。但这就是未来全部的样子吗?
  “在我的实验室里发现耐药菌的数量是逐年增加的,”英国健康保护局(HPA)抗菌耐药部尼尔·伍德福德教授说,“大多数的细菌对药物会有抵御作用,比如多重耐药菌,但还有一些泛耐药细菌是任何抗生素都杀不了的。”
  伍德福德还认为,未来最坏的情况可能会类似上世纪的20年代到30年代。

加强卫生和控制抗生素使用

  最著名的病毒之一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它是数年来各大医院的天灾。MRSA除了对某些抗生素有抵抗作用,还会引起各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败血症,等等。
  在西方国家,由MRSA引发的病例数量呈直线上升,但近年来,这种形势有所好转。比如说,从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数据显示,死亡人数从2007年的1 600人直降到2011年的364人。期间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卫生(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它减少了感染传播的几率。从这个角度看,只要采取正确的医疗措施,对于抗生素耐药性的威胁是可以减少的。
  但是,仅仅注意卫生不能解决很多问题,因为“大多数的感染是不会这样的。”而机会性感染的主要人群是那些已经生病住院或者体质较差的老年人。
  尼尔说:“在英国最大的威胁是肠杆菌科细菌类,它们是生活在肠道里的机会性致病菌,如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它们是目前医院最普通的感染,但它们的耐药性正不断的提高。”
  最有效的抗生素之一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经过数年对其耐药性的测试发现,2003年只有少数病例产生耐药性,而到了2010年,耐药性病例多达300多例。由于有了多重耐药菌饥饿极端耐药菌,目前,全世界治疗肺结核的药物只有一两种,这个问题的急迫性由此可见一斑。
  在考虑应对时,一个被认为最应采取的措施是限制抗生素随意使用的情况,现在因每个国家得到抗生素的难易程度有很大的不同。一些国家需要处方,而另一些国家在商店就能买到。另外一个常见的情况是,医生会给一些类似于普通感冒的病毒感染开抗生素的处方,可实际上,这些抗生素根本不起作用。
  欧洲已经禁止在牲畜上使用抗生素,因为它们会促进耐药性的生长。但世界上其他地区并没有这么做,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渔业上。
  一些人甚至建议抗生素的价格要昂贵一点,像治疗癌症药物的价格一样,这样或能保证它们的合理使用。
  尽管没有抗生素的日子即将到来,但如果世界各国能注意到这个问题的急迫性,加紧研发新型抗生素,合理使用如今还在发挥作用的抗生素,就能大大改善我们的处境,从而能大大推迟这一灾难的到来。

资料来源Nature

责任编辑 则 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