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特·J·科罗谢茨(Walter J. Koroshetz)表示:简单地降低血压就能大大减少中风和年龄相关的认知能力下降的患病风险。
沃尔特·科罗谢茨,美国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及中风研究所副所长
中风带来的危害具有显著性、持久性和灾难性:它影响着人类的生理和心理能力,损害了我们之所以能被称为“人”的特质。
好消息则是人类懂得如何避免中风的发生。控制一些危险因子对于预防中风的发生非常有效,如高血压、肥胖、吸烟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等危险因子的控制。20世纪60年代以来,死于中风的人数在美国下降了70%――堪比传染病控制方面取得的进步。
导致中风的最大危险因子就是高血压。数据统计表明,中风发病率随着血压降低也会下降。通过认真对待血压问题,我们能预防的不仅仅是中风引起的死亡和身体残疾,还有与年龄相关的认知能力损害和老年痴呆症。大多数死于老年性痴呆疾病的患者通常同时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和血管疾病。因此,中风发病率的下降有望将老年性痴呆的发病风险降低,而去年在英国的一项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点。
中风的可控性
从好的一面来说,运用我们已掌握的医学知识(如我们知道很多控制高血压的方法),大多数中风的发生可以避免。我们可能有一套非常有效的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方法,但是这些信息还未让公众和政策制定者完全知晓。
事实上,血压控制方面的工作似乎在倒退。今年早些时候,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刊登出版的一份很有影响力的指导手册中,建议内科医生放宽病人的血压标准:对于60岁以上人群,判断他们高血压的标准收缩压可以放宽到150mmHg。这与我们现在执行的140mmHg临界值相比是一个显著升高。
这是一个十分冒险的做法。60岁以后,每过十年,中风发病率就会显著上升,也就是在这个年龄群体,随着血压值的降低,中风发病率也会随之下降。目前还不清楚这种影响阈值是多少。例如,即便没有达到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效果,但对于Ⅱ型糖尿病的患者,应当将日常血压控制在120mmHg而不是140mmHg,因为这可以帮助他们降低中风的发病率。在一个有关预防二次中风的试验中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积极的血压控制试验组(减少油脂摄入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几乎能将二次中风发病率降低一半。如果医生们接受宽容对待血压控制的观点,他们必定都会发现中风发病率将显著上升。
可能保护大脑健康的最有效办法就是生活方式的调整,这条途径虽然便宜,但在社会上实施起来很困难。运动可以降低血压,减少脂肪,预防中风和心脏病,从而保护大脑。但使用药物来控制血压却是最容易实现的,尽管如此,这种方法却没有得到充分实施。在美国,29%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但是其中只有一半的高血压患者注意控制血压。尽管如此,美国在这方面做得还是比中国好得多,中国高血压患病率与美国相当,但是注意控制血压的仅有9.3%。所以,在中国,这个现象的发生并不是巧合,即中风是中国主要致死因素,且中风致死风险是美国的两倍。
美国为什么不更有效地控制血压呢?这要特别关注非裔美国人群,即便是在相对年轻的年龄段,他们也特别容易患高血压引发的组织损伤疾病,如脑白质中风、肾病和心脏疾病。
降低血压,控制中风
仍然有很多地方是研究人员还没弄清楚的,比如理想的血压应该是多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的一项关于收缩压干预试验研究,对保持收缩压低于120mmHg的9 000人的心脏病和肾脏疾病发病进行风险调查。在称作“智力冲刺”的分支研究中,运用核磁共振技术和认知测试手段来检测低血压除了预防中风外是否还有其他保护大脑的作用。在这些研究中,生活质量指标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要学会如何平衡中风发病风险控制与主动降低血压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头晕、恶心)两者的关系。一些研究,包括《美国医学协会杂志》刊登的指南,认为头晕和中风一样都不是好事。但是这种理论存在一定的误导作用:即便出现髋骨骨折,人类的生活质量都可以恢复到一个很好的水平,但如果经历一次严重的中风,人类生活质量想要恢复几乎是不可能的。
几十万的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控制研究数据表明,中风发病率对血压降低很敏感。而关键点在于要将这个研究结果发布出去,以便让大家知道用这种方法来预防中风。大部分疾病预防难在治疗费用昂贵,或具有一定风险性,或筛查试验不够充分,或因费用高昂难以实施大规模筛选测试。但是,高血压的治疗并不昂贵。其筛选试验不难,不贵且不具侵略性,所使用的工具就是一个简单的血压仪。为了保护大脑,行动起来!
资料来源Nature
责任编辑 彦 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