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力十足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将恢复对奇异粒子的研究
新年之际,《自然》杂志对2015年科学动向进行了展望,粒子加速器、气候协议、终结埃博拉、矮行星等十个项目榜上有名。
粒子加速器
漫长的等待已经结束:停工两年之后,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将于2015年3月重新启动。该对撞机位于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委员会粒子物理实验室,此次启动它将以13万亿电子伏的能量进行撞击,而这几乎是现有纪录的两倍。科学家们希望额外的火力能够帮助对撞机发现新的现象,以填补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里的空白。超对称理论尽管流行,但已经受到质疑,如果升级后的对撞机无法找到该理论曾预测的大量重粒子存在的证据,这一理论将会进一步失宠。
气候协议
中国的气候新承诺将帮助北京缓解雾霾
全球最大的两个碳排放国,美国和中国,于2014年达成历史性的承诺,承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12月,联合国气候会谈将在巴黎召开,与会各国希望最终达成具有法律效应的应对2020后气候问题的协议。中美的承诺可能会为此新协议的达成扫清道路。与此同时,大气中热传递的二氧化碳的年均水平会在百万年来首次超过400ppm。
终结埃博拉疫情
医疗工作者们希望终止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地区的埃博拉疫情。为此他们需要广泛推行得以证实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例如对埃博拉患者进行快速检测和隔离处理。埃博拉疫苗的临床试验计划将于年初展开,结果预计将在6月出来。目前有几种药物以及血清疗法正在检测当中,血清疗法中使用了已康复的埃博拉患者的血清,其中含有大量病毒抗体。如果该治疗方法被证实有效,将很快被推广使用。
矮行星之旅
彗星已经过时,轮到矮行星登场。3月,美国宇航局(NASA)的“黎明号”太空探测船将抵达原行星谷神星,这是火星和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上最大的星体。人们认为谷神星的表层以下有冰存在。而NASA的“新视野”号太空船在飞行了50亿公里之后,将于7月14日抵达冥王星。此次邂逅将会是人类第一次近距离观察冥王星这个岩体星球以及它的众多卫星,还能获取有关冥王星大气的最新数据。
全新实验室
耗资6.5亿英镑(折合约10亿美元)的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将于11月在伦敦市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这个染色体造型的研究所可以容纳1 250名研究人员。伦敦北部,曼彻斯特大学内,耗资6 100万英镑建成的英国国家石墨烯研究所将于今年春天启用。该研究所是曼彻斯特建成“石墨烯城”项目的关键,部分资金由政府投入。除此以外,由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Paul Allen)斥资1亿美元建成的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的艾伦细胞研究所,将开始针对人体最基本单位的细胞进行深入研究。
降脂药物
医药公司正在向市场竞相推出新型降胆固醇药物,其中一些今年或将与患者见面。临床试验中,这些疗法针对蛋白质PCSK9,降低低密度脂肪蛋白质(LDL)胆固醇水平,试验有望成功。2014年,有两种药物脱颖而出:一种来自加州千橡市的安进公司,已于2014年10月获得批准;另一种来自巴黎的赛诺菲公司,美国监管机构已经承诺尽快完成药物审查。这两种药物的最终结果将于2015年夏季公开。
时空之波
人们对于时空中波涟漪的探索将会有更合适的工具。2015年年底,位于华盛顿州的里奇兰和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顿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探测器将完成一次重要的升级,从而改善它们的灵敏度。在经历了20年的尝试之后,LIGO团队希望目睹爱因斯坦约一个世纪前预测的引力波。2015年秋天,欧洲宇航局的激光干涉空间天线(LISA)探路者将开启测试类似的引力波探测技术,为2034年的发射任务做好准备。
古老谜题的解答
古遗传学家们希望对西班牙北部一个深穴中发现的40万年前的胡瑟裂谷古人类,进行全基因测序。2013年,科学家们利用早已腐朽的骨头,排除各种困难,艰辛研究后公布了这个古人类的线粒体基因组。由于核DNA的相对短缺,要解码基因组的剩余部分将会是更加艰难的任务。但测序的结果可能会帮助人们明确人类、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之间的进化关系,并甄别亲属关系较远的古人类之间的近亲生育情况。
政治必威在线网站首页网址
重大变革正在酝酿之中。俄罗斯政府2013年剥夺了俄罗斯科学院的独立性,接下来又将对科学院的450个科研机构进行审查。英国公民们将在5月进行2010年以来的首次全民公投,并最终由议会决定是否允许体外受精生育的婴儿拥有第三位父母,如果完成,这将是全球范围内的首例。欧盟在2014年废除了首席科学顾问的职位,未来将考虑如何取代这一职位,而美国国会将转而由共和党执掌。
海洋展望
两艘全新的美国研究船将扬帆起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极地考察船西库廖克号将奔赴北极执行任务;伍兹霍尔海洋学研究所的尼尔·阿姆斯特朗号将开始科学研究。德国启用一艘新的研究船,它沿用了前辈索尼尔号的名字。此外,旨在对海洋进行实时监控的美国海洋观测台项目将于2015年5月底完成。尽管在国际法庭的禁令下,日本暂停了捕鲸行为,但他们可能重启在南极海域的“科研”捕鲸行动。
资料来源Nature
责任编辑 彦 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