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image of Untitled

1895年,火箭科学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Konstantin Tsiolkovsky)提出了有待实现的到达地球静止轨道的方法:太空电梯

  在科幻小说和一些短篇故事中,小说家们虚构了未来会影响人类和整个社会的技术,从而推进了整个科幻小说的故事情节。然而,科幻并不是科学,甚至绝大部分都不是科学。相反,科幻小说家们利用他们的揣测来进一步揭示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了人类。
  我最喜欢的科幻小说家伊恩·班克斯(Iain Banks,1954-2013)便展现了想象的魅力。在他的九部小说和三个短篇故事中,班克斯为读者描绘了一个星系大小的文明世界,叫做《文明》。《文明》中的技术包括:比光速还快的旅行;像牙买加那么大的宇宙飞船;强大的人工智能;操控引力和其他基本作用力的能力以及用分子控制人类解剖学和生理学。《文明》社会是如此的先进以至于所有民众、人类和人工智能的经济需求都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在那里,工作甚至金钱都是不需要的。惊人的技术使班克斯能够自由探索其中的道德问题,这些技术远远超出了21世纪地球人类的认知,但对于《文明》社会的民众而言却一点也不足为奇。
  相反,米歇尔·法柏(Michel Faber)的小说《皮囊之下》(马里纳出版公司,2000)描述的技术几乎是无需怀疑的。先进的整形手术、基因修复、太空旅行就足够贯串整个故事情节。潜在的经济学前提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四足的外星人诱捕数量不多的人类,在苏格兰的一个秘密地方饲养他们并作为这些外星人的食物来源。通过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一位叫做伊瑟莱(Isserley)的外星女性,法柏在他残忍冷酷想象的背后阐述了极端异化的经验和后果。
  通过援引班克斯和法柏的科幻小说,我并不是说绝大多数科幻小说中提及的技术或者经济学前提是疯狂且遥不可及的。在科幻小说《空气:或者,什么都没有》(圣马丁出版公司,2005)中,作者吉欧弗·瑞曼(Geiff Ryman)向读者呈现了一项已有的技术――无线网络,并在其基础之上添加了科幻想象:通过思想与互联网相连接的能力。
  瑞曼的想象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多么夸张。三年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布莱恩·帕斯里(Brian Pasley)和他的合作者将电极阵列连接到头骨手术病人的听觉皮层上。当病人阅读单词的时候,帕斯里团队找出了这些单词同病人脑电波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实验结束之前,帕斯里团队能够完全基于脑电波来预言病人所阅读的单词。
  现实中有依据的推测在弗朗克·韦尔切克(Frank Wilczek)下面这篇名为“百年物理学”的文章中就能找到。韦尔切克最有意思且最有前景的想法之一就是计算将会不断替代在药物、催化剂和其他有用物质设计中的实验。
  韦尔切克在文章开始便唤起读者对自己预言的希望。请看“百年物理学”给您带来的科学盛宴及其挑战。

资料来源Physics Today

责任编辑 彦 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