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吉平,1977年生,江苏姜堰人,苏州大学物理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苏州大学物理系硕士毕业,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博士毕业,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

  近一年前就知道黄吉平,那是参加2012级部分启明星的一次交叉学科讨论会,发起人正是复旦大学物理系的黄吉平教授。也是在那次才知道黄吉平刚入选谢希德讲席青年特聘教授,而且迄今他还是复旦一项记录的保持者(详看下文)。当然那天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黄吉平报告的主题: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机遇和挑战。他谈到用物理学研究的方法研究金融和经济问题的可能性,介绍了他的课题组2008年在热学超构材料领域提出的“热隐身”的概念及其进展……那天他还向每位参会启明星赠送了一本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他的科普文集《奇妙的科研世界》,这本文集记录了黄吉平这些年的研究心得,更多的是以他的切身体会与青年学生作科研方法上的传授和倾心交流。这些让我当时就有想采访他的冲动,因为以我的判断,这一定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前不久,借着给黄吉平颁发上海市科普作协会员证书的机会有机会和他面叙,听他的成长故事。
  黄吉平,1977年生人,江苏姜堰人,出生、生长在农村。小学和初中都是在当地就近的农村学校就读,高中考入省重点中的重点姜堰中学。姜堰中学的出名在于其半军事化管理的一套方法,如学生早晨6点就要去操场跑步,之后吃早饭晨读,寄宿生每个月只能回一次家(周六晚离校,周日晚到校),每个学生都要参加打扫厕所等劳动。黄吉平觉得姜堰中学这段经历对他日后的成长非常重要。当年高考,黄吉平班里45个同学除了一个上了大专其他都是本科。
  最终黄吉平入读的是苏州大学物理系物理教育专业,用黄的话说进这个专业其实是被调剂的结果,“报专业那会财经火的不得了,我也是跟风的,第一志愿是苏州大学会计专业,第二志愿是税收,并填了愿意服从专业调剂。最终我被调剂到物理教育专业。其实当时还是视野不够,我一个农村孩子没有能力了解上海的情况,只了解江苏的情况,所以就填了苏州大学、扬州大学”。

从对物理没有感觉到第一个发文章

  由于知道自己日后的职业是中学物理老师,老是做同样一件事的职业是让他难以忍受的,所以入学后一段时间小黄很沮丧。“本科四年我学物理没有花多少时间,更多时间花在文学、哲学上,参加了物理系的文学社。我入学时的分数是班级里69个同学的第二名,大四毕业前我的总成绩在班级是第18名。主要是因为兴趣还不在这里”。由于不愿做中学老师,所以从大四的第一天起小黄就决定了要报考研究生,把自己怕当中学老师的压力变为考研的动力。最终黄同学以考生中排名第一的成绩考入本校物理系研究生。

  也就是从读研开始,黄同学突然有一种开窍的感觉,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找到了做研究的感觉。读研第一年他就常泡图书馆看《物理通报》一类的专业刊物,看后觉得这种文章他也能学着写,很快他就投了二篇文章给《物理通报》。没想到第一篇很快被录用发表,这是一篇针对物理教科书上演示简谐振动的经典实验提出改进建议的论文。“《物理通报》在同行中还是蛮被认可的;成为新进研究生中第一个发文章的这件事让我有一种很‘拽’的感觉,以致于一段时间里这种虚荣心成了我持续做研究的动力”。
  访谈中,黄吉平多次提到对他日后走上科研之途至关重要的导师――李振亚教授,说李老师对研究生指导的方法很值得自己仿效:“首先是外松内紧,让你觉得很宽松什么话都可以和他说。在科研上,李老师对细节抓得很紧,他会让师兄给我们点拨。刚进组不久,师兄给了我他已发表的一篇文章,让我把他研究的一种光学材料的线性响应发展到非线性响应。师兄启发我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来思考,还把参数、公式都提供给我。我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下获得数据后拿给李老师看,得到他和师兄的认同。”
我发现自己是喜欢做创新研究的
  接下来,李老师让他把这一工作写成一篇英文论文,稿子成文经李老师修改后他让黄独自完成从打印到邮寄整个投稿过程。这篇文章是投给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杂志。三个月后收到编辑部修稿通知,回复后就发表了。“这篇论文发表后我成了那一届物理系十几个研究生中第一个在SCI必威体育备用地址 上发文章的,所以又感觉很‘拽’了”。
  受到鼓舞的黄吉平想趁热打铁。当时有篇在线性响应基础上成立的论文,黄吉平看后就想可否通过改变其变量看能否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果,“这个想法和李老师谈时受到他的批评,批评我这个构想没有意义。当时自信心爆棚的我还急于给老师辩解自己的想法。正是通过这样一些过程我慢慢悟出了做研究是怎么回事。”

黄吉平(中)和他的学生

  在李老师的启发下,黄吉平尝试写一篇有关研究材料对光的吸收的文章,这篇文章从点子到撰写到投稿都是黄独自承担,李老师在关键的结论部分做了修改。文章是投给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理论物理通讯》(SCI收录必威体育备用地址 ),很快就被录用发表。很快黄吉平又投了一篇到《理论物理通讯》,再获发表。这样研究生期间,黄同学已经发表了三篇SCI论文。
  访谈中讲到这一部分,黄吉平说在李老师指导下完成的这三篇文章也形成了他日后指导研究生的套路:“第一篇文章的点子是作为导师的我给的;之后他们以自己的点子写的文章我帮他们修改后选择投到影响因子较低的杂志上。我的理论是你(学生)要在大海里游泳前要先在游泳池里学习。影响因子较低的杂志和权威刊物发文章的流程是一样的,都要从投稿到与杂志社联系、修改等。如果一个学生一上来直接想把文章发到PRL这样的权威刊物,很可能一上来就‘淹死’。这是我自己指导研究生的方法。迄今我指导的28个研究生中有26个已经拿到学位(我们要求毕业都要发表SCI文章),绝大多数都是走的这个套路。”谈到这里,黄吉平说这些经历让他对《理论物理通讯》这本杂志很有感情,到今天还会往那里投稿。
  回顾自己跟着李振亚老师做科研的那段时光,黄吉平说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有些人一辈子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我发现自己其实是喜欢做研究的,尤其喜欢做一些有创新的研究(至于具体研究什么并不太重要),也是这种对研究、对创新的偏好导致了我对交叉学科的兴趣,我喜欢研究,而且研究内容不限,可以是物理,也可以是历史,譬如我就很喜欢看蔡东藩撰编的《历朝通俗演义》这样的书”。

香港中大和德国的训练夯实了基础、拓展了视野

  1999年初,香港中文大学余建华老师应邀到苏州大学做有关“电流变液”的学术报告。坐在下面听讲的黄吉平当时的第一感觉是,自己的博士导师非余老师莫属。经一系列笔试面试激烈竞争,黄如愿为香港中文大学录取攻读博士学位。入读不久,余老师让他参与电流变液里各向异性介电性质方面的研究,不久黄就有文章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E上。这种档次的文章在苏州他是没有可能发的,而且还是刚入学不久,这样就又让黄找到了那种很“拽”的感觉。在香港中文大学二年半期间,黄吉平先后在Physical Review E这样档次的刊物上发了7-8篇文章,以致于到后来余老师说他有的idea都已经给到他了,以后要靠他自己了。
  博士毕业之际,德国马普学会高分子所给了黄offer,这样黄吉平就到了马普所跟着德国老板做铁磁流体的博士后研究。博士后期间听说可以申报著名的洪堡基金,于是马上报名,通过层层选拔,黄有幸成为洪堡学者。对洪堡基金记得我们启明星报道中已经不止一次提到其独特的运作机制和作用,黄吉平作为经历者的感受是:洪堡基金的厉害在于它不给具体题目,而且一旦入选,你具体做什么、怎么做,它都不管的,唯一的要求是你发文章时注明一下是受到洪堡基金的支持。在德国二年期间(一年博士后和一年洪堡学者),黄吉平共计在Physical Review E等杂志上发表20多篇文章,主要涉及的方向是软物质。

书写复旦一项记录:28岁获聘正教授

  博士后一毕业(2004年),时年27岁的黄吉平就考虑回国就业,他联系了复旦大学等大学,所提的唯一要求是给他正教授的职位。考虑到各方面因素,复旦是他的首选。一开始复旦人事分管领导以其没有教学经验为由拒绝了他。后来黄直接联系了曾经听过其报告的陶瑞宝院士。陶对黄吉平的理论软物质研究背景很感兴趣,因为他知道周鲁卫副校长的实验室也想在这方面有发展。陶就把黄的材料转给做软物质实验研究的周鲁卫副校长。后来黄吉平听说复旦物理系为要不要聘他正教授一事举行过1次讨论会,会上争论激烈,反对者说当年谢希德院士从MIT回国的时候也是从讲师评起的,直接评为正教授不妥。而同意的占较多数。最后经过综合考虑,学校层面的答辩会专家投票通过了对黄的教授聘任(当时物理系尚无权破格聘请正教授),但先聘为研究员,上两学期课获得教学经验后,自动转为教授。黄吉平还清晰地记得,谷超豪院士等都在答辩专家之列。但黄吉平当时或许并不清楚,他的受聘实际上是书写了复旦一项纪录:28岁获聘正教授。迄今尚无人破了这一纪录。回顾这一过程,黄吉平说他当时拿出的论文质量和数量是许多评委接纳他的主要因素。
  2006年年终考评,黄吉平以在1区发表1篇文章,2区8篇,3区1篇的成绩让两年前投票支持他入聘正教授的所有人都感到当年做出的这个决定是对的。黄发在1区的Physics Reports的文章是大陆研究机构为第一单位20年来所发的第六篇文章。2015年,作为唯一作者,黄吉平再度在Physics Reports上发了一篇论文。

一个沉醉创新、钟情科普的青年学者

  2006年后,随着在复旦的科研教学逐步安顿下来,黄吉平又开始不安份起来。探究性研究的本能、兴趣让他关注起物理以外的世界,其中一个方向就是把人放到实验室里研究金融物理。2009年黄吉平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ANS)上发了一篇实验金融物理方面的文章,由此开创了实验金融物理学这个学科(国际上学者这样评价)。一炮打响后2011年黄又在PANS上发了一篇与实验金融物理学有关的文章。
  到了2013年,他转而进入到热传导领域。其实,黄吉平和他的两位研究生早在2008年就在《应用物理快报》(Applied Physics Letters)发过一篇热隐身方面的文章,以后黄吉平小组在热隐身材料等相关方面做过更多探索。2012年起热隐身成为热门,Science、Nature等都做了专门介绍,承认中国黄吉平是这个方向的开创者之一。
  谈起“热隐身”要回到上面提到的2008年黄吉平及其研究生的那篇文章,他们也是受了“光学隐身衣”概念的启发,在文章中率先提出了“热隐身衣”(thermal cloak)这个新概念。该热隐身衣的原理就是设计特定的热导率分布,使得热流可以绕过物体而行,也就是说,如果这个物体穿上这样的隐身衣,外界的热对该物体没有任何影响。无疑,这样的“衣服”非常有用:穿上它就不怕寒暑交替,它可以确保你身体所处的环境四季如春,因为外界的温度变化,对你的身体没有影响;如果运载火箭船穿上它,也就不再“惧怕”大气层摩擦产生的热对火箭的损伤。
  以上这段文字摘自黄吉平所著的《奇妙的科研世界》那本书,黄吉平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就是他很重视写科普文章,至少他每发一篇科研论文都会随后跟进一篇面向学生和非专业读者的科普文章。《奇妙的科研世界》收录了他这几年所撰写的科普文章、给学生所作的科普报告等。仅就这一点,黄吉平就很值得国内很多中青年科学家学习。
  回到上面,2008年黄吉平等提出“热隐身”这个全新的物理概念后,到2012年起,很多实验证实了这个热隐身的理论预言。2015年,黄吉平发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也是热隐身方面的研究工作,2016年在该杂志再度发文章,又有新发展。
  一路走到今天,黄吉平说除了要感激以上提到的老师,还专门提到复旦物理系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实验还没有看到苗头时就给了他50万研究经费做支撑,同样市科委2012年的启明星项目和2015年的“探索类项目”也给予了他支持,正是这些雪中送炭般的支持让他这些年一直比较顺利。
  采访已近三小时,但是我们还没有听够黄吉平的故事,他对创新和交叉科学的理解,对研究生培养的成效,他对科学写作和做科学普及的兴趣以及对历史、科学文化读物的喜好,都还有很多故事,还有很多观点值得倾听……临近结束时,我们听说他下个月就要去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人才办公室挂职一段时间,于是相约黄教授苏州再见,因为我们很想继续聆听黄那些“很拽”的故事。

江世亮、顾姚星采写于2016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