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

  今年是《2001:太空漫游》(2001:Space Odyssey,1968)上映50周年。这部影片给我们的最大教益之一,就是让我们认识到:“影评”这种东西,至少到现在为止,还完全没有客观标准。
  《2001:太空漫游》如今已被尊奉为“无上经典”,被公认为科幻影片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影片所展示的想象力被认为极度超前,直到今天仍然毫不过时;然而影片上映之初,却是恶评如潮。《纽约客》上的影评竟认为它“极度缺乏想象力”,《自然》杂志(Nature)上发表的影评在今天看来也只能沦为笑柄――影评认为故事“进入人类阶段就走向了失败”,情节“含糊其辞、轻描淡写”,甚至嘲讽它“好在两小时二十几分钟的电影只用了三十几分钟不着边际的对话来破坏极致的视觉体验”。
  50年来,影片还是那部影片,评论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类似的情形还发生在其他一些如今已被公认为科幻经典的影片身上,最典型的例子是《银翼杀手》(Blade Runner,1981)。
  今天许多人膜拜《2001:太空漫游》,是因为它拓展了我们对外太空的想象,而这种想象最初是因将望远镜指向天空而引发的。“当天穹不再完美”一文回顾了当年伽利略对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与此相关的前尘往事。
  望远镜的发明权问题在现代西方学者中至今未有定论。比较流行的说法是:由荷兰人于1608年发明,而伽利略只是闻讯仿制并首先将其用于天文学观测。但也有许多学者相信望远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早。
  明人郑仲夔《玉麈新谭·耳新》卷八中,有一段描述来华耶稣会士利玛窦在中国使用望远镜的记载:“番僧利玛窦有千里镜,能烛见千里之外,如在目前。以视天上星体,皆极大;以视月,其大不可纪;以视天河,则众星簇聚,不复如常时所见。”
  如果这段记载属实,那就表明望远镜早在伽利略用以进行天文观测之前就已经有了,并且还被带到了中国。利玛窦(Mathew Ricci,1552―1610)于1582年到达中国,1610年逝世于北京。若望远镜直到1608年才被发明,则当时远在北京的利氏生前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得到它,因为那时从欧洲到北京的旅程要数年之久。
  在望远镜发明权之争中,英国数学家迪格斯(Digges)父子是重要的候选人。托玛斯·迪格斯留下了一份详细的望远镜使用说明,这被认为可能是其父伦纳德·迪格斯生前已发明了望远镜的证据。伦纳德·迪格斯死于1571年,其时伽利略才7岁。
  本期的专稿“遇见TESS,系外行星猎手”和“开普勒望远镜‘眼’中的广袤宇宙”,讲的都是更精密的望远镜和更高阶的使用方法。
  从历史的角度看,是望远镜最初引发了人类探索外太空的想象,所以没有望远镜也就不会有《2001:太空漫游》。而随着望远镜的不断改进,接着是射电望远镜从可见光波段拓展到广阔的电磁辐射波段,再加上光谱分析等科学手段的应用,既丰富了人类探索外太空的手段,也拓展了人类对地外世界的想象。
  但必须提醒的是,“开普勒望远镜”和TESS对地外行星的“发现”,与当年伽利略对月面环形山和金星位相的发现不是同一种意义上的――在人类已知的认知体系中,伽利略的发现可以认为只有一个中间环节,即光学望远镜,而这是一个人类已经充分熟悉和掌握的工具;但是“开普勒望远镜”和TESS对地外行星的“发现”,则有一系列的中间环节,而且这些环节或多或少都是建立在某些理论假设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