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新的研究报告发现,各国在实现阻止生物多样性灾难性丧失的国际目标上进展不佳。
因非法土地清理引起火灾频发而受灾的红毛猩猩,摄于2019年
2020年9月,联合国发布了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简称《展望》),这份进行了全方位评估的报告显示,世界并未能解决生物多样性灾难性丧失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产生了我们痛失珍贵物种及遗传多样性的威胁,还将危及人类的食物供给、健康以及安全。
报告作者发现,当各国政府采取措施来保护和恢复大自然时,这些措施是有成效的。但尽管在10年前做出了承诺,各国的努力与这一危机的巨大规模相比,不值一提。而由于不可持续的农业、过度捕捞、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人类的其他活动行为,这一危机将会继续恶化下去。
报告称:人类正身处十字路口。
与此同时,与大自然间的不良关系可能造成的毁灭性后果正得到充分展示:一场极有可能是从蝙蝠传给人类的全球大流行病已经将全世界掀了个底朝天,而因为全球气候变化和土地管理政策更加恶化的野火正蹂躏着美国西部。
“这些只是尚未到来的灾难的前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简称《公约》)副执行秘书、《展望》作者之一戴维·库珀(David Cooper)表示,“我们如果再不改变当下的路线,事情只会变得更加糟糕。”《公约》正是此次评估所依据的基础。
报告回顾了各国政府十年来的努力。2010年,经过艰辛的科学研究和艰难的协商,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国家都签署了含有20个目标的《公约》以阻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当时,科学研究就已经清楚地表明,人类活动正在摧毁整个地球上的动物与植物,引发了一波灭绝浪潮,并让生态系统失去平衡,以至于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已经威胁人类自身的地步。以2020年为期限定下新目标的《公约》是来之不易的外交胜利。
《展望》对20个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了评估,发现人类社会采取的行动远远不够。
联合国大会领导人莫勒玛(Elizabeth Maruma Mrema)表示:“我们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光是这点进展并不够。”
与全球气候变化一样,随着问题的日益尖锐,有关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科学界预警大多都为人们所忽略。
2019年,一份长达1 500页、内容详尽无遗的国际报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全球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报告》)总结称,人类对自然界改造得如此彻底,以至于约百万种动植物濒临灭绝。2020年,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风险报告在除气候变化之外,还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列入最紧迫的威胁之一,并表示“人类影响下的自然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正威胁着我们星球上的每一个生命”。近日, 一份关于动物生命指数的权威报告《2020年地球生命力报告》显示,自1970年起,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共计4 400种受到监测的物种平均减少了68% 。
纵览全球,《公约》的20项目标中仅有6项被部分实现,无一目标是被完全实现了的。
森林、红树林和草原等生境的破坏并没能减半,过度捕捞也没有减少。各国政府对那些会造成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化石燃料、化肥以及杀虫剂的补贴也并未停止。
事实上,报告估计全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在损害环境的举措上花费高达5 000亿美元,而用于生物多样性的政府拨款及私人资助总计仅有800至900亿美元,相较之下只占其中一小部分。
“许多政府的环境部门内部对生物多样性都有勃勃雄心,”生态学家安妮·拉里高德里(Anne Larigauderie)提到,她曾于2010年参加了签订《公约》的全球大会,“但他们的权力比不上诸如农业、交通和能源等其他部门。”拉里高德里博士主管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是一个独立的政府间组织,主要负责为生物多样性损失提供科学支持。她表示,哪怕是那些声称自己理解这场危机的国家领导人,也很难招架得住游说团体、短期利益和对连任的渴望。
在196个缔约国中,167个国家提交了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报告。由于美国不是缔约国,因此并未提交。
陆地多样性丧失的最大驱动因素是生境破坏及退化,这主要是由农耕引起的。而海洋里最大的问题是过度捕捞。未来,随着产生的影响日益加剧,全球气候变化会越来越不容小觑。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双重危机密不可分。例如,树木能够吸收并帮助储存碳元素,因此砍伐森林会加剧了气候改变,恢复森林则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
“通过对大自然进行投资,我们不仅仅能减少物种灭绝,还能帮助解决气候问题,”库珀先生说道,“我们还能够拥有更加健康的景观和更加健康的人们。”
纳金(Najin),肯尼亚奥·佩杰塔自然保护区两只北部白犀牛之一,拍摄于8月接受取卵手术之前
尽管整体目标失败了,《展望》还是突出了世界各国取得进展的领域,这些亮点工作表明人类有能力保护和恢复自然,而不只是破坏自然。据估计,在过去的十年里保育工作阻止了11到25种鸟类和哺乳动物遭到灭绝,如果没有这些举措,研究者们推测,遭到灭绝的物种数量可能会是现在的两到四倍。
出于宣传和鼓励的目的,报告里点缀了大大小小成功的案例。通过与科学家合作,中国在减少了水稻、小麦等作物上的氮肥用量的同时稳步提升了产量。印度尼西亚、利比亚和冈比亚对外国非法渔船进行了打击,并将本国的鱼类资源发展得有益当地渔民。危地马拉还对那些利用当地物种恢复森林的土地持有者进行了奖励。
但是这类行动必须大范围推广。危机的规模之大和地球上人类数量之多意味着仅仅进行保育工作是不够的。相对的,报告称,人类社会将不得不转变食物和其他商品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公约》的目标之一直接就涉及这个问题:各级政府、企业和利益相关方最起码应该采取措施来实现可持续生产及消费。3/4的国家就其进展进行了汇报,报告发现其中仅有1/10步入了正轨。
“我们的经济体系和融资体系都被搞得一团糟,”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前主席罗伯特·沃森(Robert Watson)评价称,“我们运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经济增长,这一指标完全忽略了自然,忽略了人类福祉,由此可见这是一个非常局限的概念。”
报告提出,如果不进行改革,全人类都将受到影响,原住民及穷人将遭受最为严重的影响。
科学家表示,生态系统的崩溃、气候变化、传粉者减少和不可持续的农业所造成的土壤退化都会对粮食供给造成威胁,而粮食与水的匮乏会引发矛盾冲突。
报告呼吁在土地及海洋利用、粮食种植、饮食、城市建造、淡水管理等八个方面进行紧急转型。例如,我们需要减少肉类和鱼类的食用,将自然引入城市以及尽快停止化石燃料的燃烧。
报告发现,通过这些大胆的转变,减缓并最终扭转这一危机还为时不晚。
“为了我们自身的生存,我们依然需要这个星球,”莫勒玛女士表示,“为了我们的子子孙孙,我们依然需要这个星球。”
资料来源 The New York Times
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卡特琳·艾恩霍恩(Catrin Einhorn)主持气候专栏野生动物及灭绝专题报道,曾荣获2018年普利策公共服务奖。